2020-04-30 09:44:54 來源: 南通網
仲春四月,蘇中里下河地區春色正好。
在南通與鹽城交界處的白婁河上有一支特別的巡河隊伍,有海安市南莫鎮河長辦副主任朱寶榮,有東臺市溱東鎮河長辦主任劉富強,還有白婁河沿線村村級河長及巨邦保潔公司代表。
“河面水生植物已經清理干凈,但水底仍然沉積著網箱、網籪等雜物。”這天巡河日記這樣記著。
朱寶榮表示:“這段河道由我們南莫鎮負責,我們會摸清底數,用最短時間打撈干凈,不影響下游生態。”劉富強說:“我們也派人參與,雙方同使勁,效率會更高。”
白婁河,是南莫與溱東兩鎮交界河,涉及南莫鎮高楊、黃陳兩個村,溱東鎮鮑南、鮑莊及蘇莊3個村,長約8.43公里。經過盤點,海安還與本市如東、如皋,與泰州姜堰,鹽城東臺都有交界河道,河道長達45公里,僅一、二級交界河就有栟茶運河等5條。
“河湖治理是系統性工程,沒有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治,河道面貌就難以真正實現改觀。”海安市河長辦專職副主任章本林說,自2017年11月以來,海安打破行政區劃的壁壘,探索跨界治水,與毗鄰的縣(市)聯合,通過建立界河聯防聯治聯席工作制度,聯合河長制、聯合執法監管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進邊界水環境聯防聯治工作。
2019年2月,海安市東西紅星河李堡段監測水質為劣Ⅴ類,海安市委市政府責成河長辦、攻堅辦牽頭成立整治小組,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由于東西紅星河為跨界河道,共涉及海安、東臺兩市4個區鎮。經與東臺方面溝通,兩地決定聯合治水,并于3月22日在李堡鎮召開了第一次跨界河流整治聯席會議。會上,兩市就協作開展養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截流、排污口整治、河道常態保護、岸坡環境治理等達成共識,初步確定了“聯動一體化、聯防責任化、聯治高效化、聯商常態化”的跨區域水環境治理模式。
“以前對于污水直排、河道清淤等問題,雙方會互相推諉,為了誰來管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海安市東西紅星河市級河長聯系部門分管負責人于志海說,“自推行跨界河流整治制度后,大家心齊了。”
跨界治河實施一個月,海安與東臺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聯合治理,關停養殖場1家,整治養殖場3家,整治支流九號溝2500米,全面清理河道水面、岸坡垃圾等,東西紅星河李堡段水質由劣V類穩定提升至IV類水。東臺市新街鎮村民何平說:“看到東西紅星河一天天變清,我們發自心底開心,現在休息時間都愿意到河邊走走。”
雙方跨界治水有個河長群,每天都有“料”。雙方排班輪流巡河,發現問題拍照留言,互通有無。對排查出的污染點源形成問題清單,集中攻堅整治,實行銷號管理。海安市李堡鎮與東臺市唐洋鎮還定期召開例會,互通整治情況,實現信息共享。
“草被清理了,河水也變清了。一年沒回家,沒想到老家這條交界河變化這么大!”4月13日,南莫鎮朱樓村14組的錢曉鵬指著家門口的那條河說:“以前這條河全部被水草覆蓋了水面,河水發黑發臭。”
錢曉鵬指的那條河叫東塘河,為二級河,是海安市南莫鎮與泰州市姜堰區婁莊鎮的交界河,全長15.3公里,涉及兩鎮11個行政村。以前,南莫鎮多次組織人員清理河中漂浮物,但這邊清理不久,那邊馬上又擴散過來,給周圍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影響。
“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我鎮主動與姜堰區水利局和婁莊鎮政府進行溝通。”南莫鎮水利站站長謝國林介紹說,2017年10月20日,南莫鎮與婁莊鎮協商達成聯合整治交界河協議,雙方組織人員同時對交界河突擊整治,共清理河道、沿岸各類垃圾2200余噸,清除河道中影響通行的木樁6000多根。接著,雙方聯合出臺長效管理辦法。如今,該河道的生態環境變優了,惠及沿線3萬多人。
通訊員 徐蓓 記者 趙勇進
[責任編輯: 張姮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