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4 10:36:31 來源: 南通網
3月23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就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到省自然資源廳進行專題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從“背朝大海”到“擁抱大海”,從“面江而生”到“向海而興”——逐夢深藍,是江蘇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戰略選擇。
江蘇沿海,得天獨厚:北望環渤海,南融長三角,西啟新亞歐大陸橋,地處沿海、長江和隴海蘭新線布局主軸線交匯區域,可謂通江達海、承東啟西、聯接南北。深藍之夢,澎湃激越。沿海藍圖,精描細寫。早在009年6月,國務院第68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標志著江蘇沿海地區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沿海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
“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婁勤儉書記的這個判斷,蘊含著江蘇兒女的兩個基本認知:其一,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機遇百年難遇。從“一帶一路”到長江經濟帶,再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繼續推進江蘇沿海地區發展”,乃至2019年8月江蘇自貿區連云港片區獲批——戰略疊加之下的江蘇沿海地區,已成為國家新一輪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板塊。“好風憑借力”,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把沿海發展放在全省江海河湖協同發展格局中系統謀劃推進,今天的江蘇沿海,必能打造成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服務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空間、促進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新支點。
其二,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順勢必能起飛。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十多年來,展開大布局、構筑大載體、發展大產業。地區生產總值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元級臺階,2013年,沿海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2018年達到1.67萬億元,占全省比重從14.5%躍升至18%。“海陸空”并舉,打造沿海立體交通走廊;新動能轉換,構建新型工業基地;生態大保護,舒展沿海美麗畫卷……江海聯動、河海聯通、陸海統籌、湖海呼應,江蘇沿海閃耀著“產業高端、交通暢達、生態良好、生活幸福、治理有效”的光芒。有了好底子,找準好路子,邁開好步子,自會過上好日子。
沿海發展,其時已至;擘畫愿景,其勢已成。正如這次座談會上的共識: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讓協調成為內生特點,使綠色成為普遍形態,以開放注入新的活力,把共享作為根本目的,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上世紀始,張謇先生于沿海灘涂力倡“拓荒潮”;今時今日,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的蔚藍海岸線,再度成為江蘇跨越發展的“新藍海”。江蘇“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打造沿海高質量發展增長極”。今天的江蘇兒女,正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抓住重大發展機遇,按照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擘畫沿海高質量發展新篇,交出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優異答卷。(鄧海建)
[責任編輯: 蘇敏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