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17:59:12 來源:
“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為我們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切學習都不是為學而學,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決認識提高問題,又解決行動自覺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習的目的在于實踐,要把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學習成效的“試金石”,把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作為評判標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為群眾辦實事,關鍵在一個“實”字。如何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前提就是要察民情訪民意,走好群眾路線,搞好調查研究。如果不深入基層,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搞清楚、弄明白,就很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焦裕祿幾乎走遍整個蘭考,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終于找到治理“三害”的有效辦法;谷文昌堅持先調查后貫徹,不當東轉西看的“風水先生”,腳步遍及東山縣的大小山頭;楊善洲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疾苦,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保山的各個縣鄉調研。正是因為他們給老百姓掏心窩子辦實事、辦好事,才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和信賴。
陳云同志曾說:“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群眾的期盼有哪些?為民辦實事清單怎么制定?惠民舉措如何出臺?這一系列問題都離不開調查研究這個根本。我們要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通過面對面、鍵對鍵、屏對屏等多種方式察民情、通民意、知民心,真正弄清楚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要傳承紅色家風,賡續精神血脈,通過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真正讓群眾分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共享高品質幸福生活。(文/徐魏 圖/張露)
[責任編輯: 高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