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10:42:40 來源:
□施麗華 張裕新
近年來,如皋市委市政府將鄉土人才納入該市人才工作總體布局,積極出臺政策措施、開展職稱評審、創建平臺載體、組織交流培訓,培育了一大批“有絕活、有本領、懂經營”的“田秀才”“土專家”;建設省級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挖掘更多高素質的“大師級”鄉土人才,讓他們在大師工作室這一平臺上更好發揮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作用。(5月17日《南通日報》)
鄉土人才,主要是指農民企業家、回鄉的大學畢業生、農村中的種植高手、養殖能人和能工巧匠等。他們生于斯、長于斯,對腳下這片鄉土滿懷深情,無疑是一筆亟待開發的寶貴財富。這些“田秀才”“土專家”,常年活躍在生產第一線,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他們的科研成果,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具有可操作、易推廣、見效快的特點,推廣開來就可能會出現“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富裕一鄉農村”的效應。
盡管鄉土人才的作用不可小覷,但也不會憑空產生。長期以來,鄉土人才培養一直是人才隊伍建設的弱項,存在著數量不足、層次不高、結構不合理、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特別是開發深度遠遠不夠,培養的途徑還比較簡單,擇優使用的政策措施還不到位,鄉土人才游離于政府職能部門的視野之外。今后,我們要像如皋市那樣,重視培育鄉土人才,搭建干事創業平臺,積極提供政策支持,不拘一格育人才,讓“田秀才”“土專家”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頭雁”,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如何讓鄉土人才在更大范圍內更好地發揮作用,這就成為政府必須要考慮解決的問題。首先,要營造尊重鄉土人才的良好環境。要以廣納賢才為重點,以人才項目為抓手,堅持引進與培養并舉,提質與增量并重。可以通過分類認定,把鄉土人才“挖”出來;通過搭建平臺,把鄉土人才“聚”攏來;通過引導扶持,讓鄉土人才“跑”起來;通過引領指導,把鄉土人才“帶”起來;通過重視鼓勵,使鄉土人才“香”起來。其次,要建立鄉土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要加大對鄉土人才的政策扶持、激勵引導,特別是在生產用地、項目資金、創業補貼、技術支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鄉土人才提供更大的施展平臺,充分激發鄉土人才干事創業內生動力。同時要加強對有突出貢獻鄉土人才給予獎勵,把有一定工作能力的鄉土人才納為后備干部或優先選任村級干部,讓他們真實觸摸到人生出彩的機會。再次,要重視鄉土人才資源的開發管理和教育培訓。要創新鄉村人才評價機制,適當放寬學歷、資歷和論文要求,更好地體現實踐能力和工作業績,鼓勵人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創業上,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對鄉土人才要開展經常性地跟蹤、指導服務,把鄉土人才資源開發和教育培訓作為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要邀請專家教授現場授課,組織鄉土人才外出學習,有針對性地舉辦培訓班,使鄉土人才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鄉村的產業要靠人才來干,文化要靠人才來興,生態要靠人才來美,組織要靠人才來強。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進入新時代,唯有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讓那些懂技術的“田秀才”“土專家”、善經營的“新農人”“農創客”,都能在廣袤田野精彩綻放,才能匯聚起千千萬萬的各類優秀人才,扎根鄉間沃野揮灑才智和汗水,書寫鄉村振興這部新時代的壯麗詩史。
[責任編輯: 高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