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變通了,實力變強了,環境變美了,更大的變化還在期待中
寬闊的長江江面飛架3座世界級大橋,“從此南通好通了”;
2020年GDP突破萬億,成為江蘇第四個萬億城市;
曾經的“環保傷疤”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成為全國樣板……
南通在變,而更多更大的變化還在進行中。
“確實是滄桑巨變??!”去年11月視察南通時,習近平總書記的點贊,讓這座城市沸騰。
“實現‘滄桑巨變’之后怎么變?!”高光時刻,南通決策層頭腦清醒。市委書記徐惠民表示,奮進現代化,跑贏新賽程,南通必須以歸零心態沖破思想上的“長江天塹”,在發展速度上爭先進位、在發展質量上扛旗奪杯、在貢獻份額上追趕超越,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勇當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排頭兵。
“滄桑巨變”,全方位迎來高光時刻
對于南通來說,2020年11月12日,注定載入史冊。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漫步五山片區濱江步道,眺望不遠處滬蘇通公鐵大橋上車水馬龍,忍不住贊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南通從此好通了!”
南通好通了!落戶南通江邊40多年的上海知青杜鵑感慨說,當初從北大荒返城回不了上海,就選擇在一江之隔的南通落了戶。本以為靠家近,誰知“南通南不通”,回上海老家一趟,光坐船就要十幾個小時?!艾F在好啦,不僅滬蘇通大橋通了高鐵,開車從蘇通大橋、崇啟大橋回上海,也就個把小時的工夫!”
“作為南通人,過去最大的隱痛是‘難通’,現在最自豪的是‘好通’。”南通市交通局局長周建飛介紹,不僅天塹變通途,隨著南通新機場、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鐵等一批樞紐工程的啟動建設,曾經的“交通末梢”正變身為我國東部沿海公、鐵、空、水立體交通樞紐,南通交通健康指數已連續5年高居全國榜首!
滄桑巨變,更耀眼的變化是實力變強。
2020年南通GDP實現10036.3億元,不僅成為江蘇第四個“萬億之城”,也成為我國長江以北首個實現這一突破的地級市。
《滄桑巨變——南通喜變“萬億之城”!》——一家南方媒體以通版深度解讀,驚呼南通正以“黑馬”姿態跨越趕超:去年闖過疫情關隘,最終以4.7%的增速在長三角39個城市中高居第二;“十三五”期間,經濟總量更是連跨4個千億級臺階。
不僅有速度,更有高度和亮度。
3月30日,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2020年度高質量發展先進,南通再獲第一等次。這是該市連續第3年獲此殊榮。
“這表明,南通實現滄桑巨變,不只是某個領域,而是全方位迎來高光時刻?!苯K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舉證解讀,環境變美了,宜居競爭力躍居全國第四;文明程度變高了,全國文明城市實現“滿堂紅”……近年來南通創造的“全國第一”或“全國樣本”多達50多項。
一“通”百通,變因卻不止“一通”
《一“通”百通,南通好通》,解讀南通實現滄桑巨變的“密碼”,多家媒體不約而同聚焦同一個字——“通”。
這樣的解讀,也得到官方認同。
“沒有交通格局之變,就沒有南通的滄桑巨變?!蹦贤ㄊ惺虚L王暉說,交通通達能力的跨越性提升,給城市發展帶來格局性轉變。
數據顯示,自2008年蘇通大橋建成通車以來,南通經濟發展的命脈才真正被打通:十多年來,南通引進的近萬億項目資金中,七成來自蘇南和上海。經濟總量也從2500億元躍升到萬億元。
獨特的狼性精神,是解碼南通的又一把鑰匙。
2019年,南通GDP達9383.5億元。據此,“經濟總量過萬億”被確定為2020年度必保指標。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南通一季度經濟增速首次翻綠。
“決不能因為困難干擾,就對目標任務打折扣?!标P鍵時刻,南通市委旗幟鮮明地發出“狼山腳下呼喚狼性干部,困難面前激揚狼性精神”號召,要求全市上下激揚“敢爭第一、勇創唯一”的狼性精神,創新擔當,破難突圍。
“第二就是落后!”在這種近乎不講理的比拼中,一項項“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受疫情影響,一些地方招商引資幾乎停滯,但南通新增50億元以上項目數卻達上年的3.3倍,在建百億級重大項目16個,重大項目數、投資規模均逆勢創歷史新高。其中,省級重大項目數全省第一。
更大的驚喜是,進入第二季度,南通經濟增長率先翻紅,第三季度則領跑全省,年底成功“過萬億”。
潛力股變身績優股,南通如黑馬疾進的鏗鏘腳步,震撼了不少實力城市。
“南通靠什么把那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從而實現滄桑巨變?”一直是南通標兵的廣東佛山專門派出調研組,問策南通。
“搶抓機遇風口,選對戰略路徑,打通樞紐工程,突出項目建設,激發狼性精神?!贬槍Χ喾絾栐?,徐惠民伸出5個指頭。他坦言,探究南通滄桑巨變的“變因”涉及很多方面,但他認為以上5條是關鍵中的關鍵。
節點變支點,更大視野重構新格局
“現在從南通到上海,比從浦東回浦西還方便?!蔽逡患倨?,杜鵑在家門口坐上高鐵,僅66分鐘就抵達上海。去年7月1日開通以來,每3個南通人中就有1人經滬蘇通大橋往來滬通。
在方便杜鵑們出行的同時,“滬蘇通”對于南通還有更大的意義:一個新的城市定位由此確定——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
“‘滬蘇通’高鐵的建成運營,給長三角一體化版圖重構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背砷L春解析說,就交通而言,過江通道的打通,讓南通成為暢通南北的“節點”,但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棋盤上,南通正上升為“滬蘇通”核心三角新“支點”。
事實上,“融入”蘇南、接軌上海,一直是南通矢志不渝的方向。
先說全方位對接上海。從2003年首次提出“接軌上?!睉鹇?,到2016年省政府批復支持南通建設“上海北大門”,南通一直以配角去“靠”上海。這樣的努力獲得了上海的認同。2016年8月,上海發布“1+6”大都市圈規劃,南通作為唯一的江北城市“入圈”。不僅如此,在去年滬蘇浙皖長三角一體化峰會上簽署的19項重大合作事項中,上海和江蘇簽署的《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南通新機場合作共建協議》都落在南通。其中,兩地合作共建4000萬人次南通新機場,更是引發轟動。
再說全方位融入蘇南。省委明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省內重點是跨江融合。在這方面,南通一直以探路者的姿態走在前列。去年春末,南通牽手蘇錫常,不僅簽署了一系列跨江合作協議,還攬資近1000億元。其間,國家公布長江干線過江通道規劃,南通段就有8條,意味著萬里長江最寬江面,有望演變成南通與蘇南深度融合的內河。
重構大格局,必有大動作。其中,做大做強南通主城,成為重中之重。去年7月,南通進行重大行政區劃調整,崇川與港閘兩區合二為一,海門撤市設區,南通迎來“大城時代”。
機遇垂青,風口已來,南通的格局視野,已不僅局限于長三角。去年底,南通首次以東道主的身份,攜手上海、武漢、重慶等30多個沿江城市,舉辦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更大棋局上打造“江蘇新出海口”,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
萬億再出發,勇當新賽道上“排頭兵”
“中國一季度萬億城市格局生變,駿馬矩陣跑出最強黑馬!”解讀各地一季度經濟數據,南通再次迎來高光時刻:GDP同比增速19.2%,總量2516.1億元,在去年新晉的6個萬億之城中躍居第一;年均增速8.4%,在23個萬億之城中位居第二。
但擺在南通面前的不是慶功的香檳,而是一堆“直扣腦門的問號”——“萬億再出發,發力點在哪里?”“滄桑巨變之后,還能怎么變?”
“省委點題南通,要求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毙旎菝裉寡?,南通的發展勢頭越好,就越感到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懈怠,必須更深層次激發“狼性”精神,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勇當現代化新賽程的排頭兵。
“看不到短板,就找不到發力點?!蓖鯐熃馕稣f,躋身“萬億俱樂部”是更高經濟能級的象征,但單純的數字不代表質量的提升。融入蘇南,必先對標蘇南。但與蘇南一比,差距就出來了。比如與蘇州相比,不僅總量差了一半,創新能力也矮了一截。
4月1日,南通召開全市創新大會,不僅捧出力度空前的“科創30條”加速補短板,還重點提出構建“如魚得水、如鳥歸林”一流創新生態,布局建設以南通創新區為核心的“沿江科創帶”,力爭到2025年,全市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提升至3%和70%,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挺進前20強,為跑贏新賽程提供強勁動能。
萬億再出發,南通自覺扛起江蘇“新增長極”重任,確保對全省貢獻份額提升到10%以上,實現貢獻與資源相匹配、地位與區位相匹配、能級與使命相匹配,瞄準經濟發展質量更高、人民生活品質更高、美麗南通顏值更高、社會文明程度更高、市域治理效能更高5個“更高”,努力創造更多“滄桑巨變”。
追江趕海,未來已來,南通更多更大的巨變值得期待。 新華日報記者 陳 明
(載于《新華日報》2021年5月24日頭版頭條)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