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以更高站位推進文明城市長效管理
評論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既是對一座城市發展的肯定,更源自廣大市民對于城市生活的認可。以更高站位推進文明城市長效管理,要始終以“人民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推進長效管理作為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抓手,真正讓文明創建惠民利民,讓文明城市得到廣大市民認可。
城市是文明的載體,人民群眾是城市的主人。文明城市創建,歸根結底就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去年,我市歷史性地跨入了GDP“萬億俱樂部”;今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又歷史性跨入了人口凈流入城市行列。這些既是城市能級提升的重要體現,更意味著對城市顏值、內涵、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聚焦“衣食住行、安居樂業、生態環境”等民生關切,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痛點堵點問題,努力提升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讓群眾真切感受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實惠。
人民群眾是文明城市長效管理的“閱卷人”。人民滿意,不僅僅是文明創建測評問卷調查得高分,更要把人民滿意作為一種情懷和追求,作為衡量工作的最高標準,通過真抓實干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黨上下正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以學黨史、辦實事為契機,更好地從黨的百年非凡歷程中體悟人民的力量,把文明城市長效管理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當前,全市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全力推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絕大多數是與文明城市長效管理相關的民生項目。要從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特別是要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讓群眾從身邊變化中實實在在感受文明城市長效管理成效,引起“心靈感應”,實現“同頻共振”,認可、支持、參與這一民心工程。
文明創建是釋放城市溫度的“反應堆”。多年來,我市朝著建設“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目標不懈奮斗,一項項民生工程溫暖人心,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到實處,美化的是城市形象,改善的是人居環境,提高的是市民素質,促進的是經濟發展,受益的是市民百姓。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中,必須一如既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文明城市長效管理與排查解決突出民生問題、提升群眾生活水平緊密結合起來,才能讓城市成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才能讓文明成為城市最動人的表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