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衛芳
“黑診所”給人看病往往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近年來,我市各級衛生監督部門對非法行醫行為“零”容忍,持續高壓態勢打擊非法行醫行為。僅在去年,我市共查處無證行醫案件110件,罰沒款近166萬元,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8件,有力震懾了非法行醫行為。(5月30日《江海晚報》)
近年來,國家雖然不斷加大衛生管理力度,但“黑診所”卻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市民患了諸如牙病、風濕、眼疾等小病,往往嫌貴、怕麻煩,不愿到正規醫療單位治療。一些街頭“黑診所”正是摸清了患者的這種心理,才大行其道。且這些“黑診所”大多選擇早上或晚上等時間段,在城鄉接合部、農貿市場等地段設攤點,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旦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糾紛,很難找到他們。
前不久,筆者的一位朋友看見臨街有一家專治疑難雜癥的診所,便帶著年近八旬的老父親前去醫治。一番“檢查”之后,其父被診斷出患有“重病”,各項體檢指標均不正常,診所的醫生還把病情進一步夸大,煞有介事地說“再不治療后果不堪設想”,便建議朋友給老父親配點他們的“特效藥”,吃兩個療程就會好。一向孝順的朋友當即高價買下了診所醫生推薦的“特效藥”。誰知服用了十幾天,不見有任何效果,反而老父親總感覺胃不舒服。于是,朋友拿著父親還沒服完的藥到當地一家正規醫院咨詢,發現原來所謂的“特效藥”竟是普通的樹皮、樹根,想去討個說法,卻發現這名診所醫生早已不見蹤影,最后只好自認倒霉。據了解,類似“遭遇”很多患者都碰上過。
因此,打擊“黑診所”必須綜合施治。首先,相關部門應高舉“法律利劍”,加大查處力度,對于打著“行醫”旗號行騙的非法“黑診所”,要重拳打擊,絕不姑息,絕不縱容。其次,要嚴格加以規范和整頓,加強對從醫執照的管理,嚴格把好資格關、程序關,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其三,要設立衛生監督投訴舉報電話受理平臺,鼓勵市民積極、大膽檢舉揭發。其四,要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讓廣大市民看清街頭非法“黑診所”的真實面目,從而避免上當受騙。
當然,有關部門向非法行醫重拳打擊的同時,也要合理調整區域衛生規劃,鼓勵和吸納正規的醫療機構進入城鄉接合部,努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緩解 “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從而徹底斬斷非法行醫者的市場鏈條,最終鏟除“黑診所”這顆“毒瘤”。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