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的《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充分調動多種藝術手段,綜合運用各類傳播技術,將黨史與青年這兩個關鍵詞有機地勾連起來,全景式、藝術化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發展的光輝歷程。這是繼《絕筆》《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等取得現象級傳播效果的電視節目之后,央視播出的又一部傳承紅色基因、助力學史增信的優秀作品。
《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在以往央視“大會”系列節目的成功實踐基礎上有不少新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建黨百年的重大時間節點上,突出了競賽類節目宏大敘事的史詩性特點。最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是節目對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等紅色經典的引入。把這些紅色經典的著名橋段與競答題目融為一體,進行創造性轉化,使題目本身具有了強烈的歷史現場感。從毛主席的《七律·長征》,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從電影《秋之白華》中瞿秋白就義前的從容淡定,到賀頁朵24個字的入黨誓詞,競答大會幫助觀眾穿越歷史的時間之維和情境障礙,喚起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從而完成對黨史經典的當代性解讀,使厚重的史料更加鮮活。
競答大會中有這樣一個題目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來自各地參加黨的一大的代表平均年齡是多少?”答案是28歲。主持人隨后介紹,當時毛澤東同志恰好就是28歲。這讓人不由心生感慨,這個年齡在今天正是許多博士碩士的畢業年齡。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是一個以青年為主體的充滿朝氣的政黨。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節目沒有停留在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知識層面的傳播上,而是將當下中國青年迸發出來的愛國情懷與革命歷史傳統貫通起來,著力發掘革命精神傳統對當代中國青年文化心理結構的奠基作用和行為選擇趨向的引領作用。點評嘉賓對百年黨史的精準講述和飽滿的敘事激情,老中青三代演員全情投入的淚流滿面,青年大學生的激情澎湃與豪情滿懷,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節目自始至終貫穿的一個基本價值判斷——中國共產黨偉大的發展歷程是在人民中呼喚英雄,不斷產生英雄,并仍將繼續涌現英雄的光輝道路。
因此,與其將《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看成是一次成功的“節目策劃”產物,不如將其理解為中央電視臺相關節目創作集體與中共百年壯闊歷程的一次次深情對話。當屏幕上可歌可泣的歷史重現與觀眾內化于心的真實感受相遇,從中迸發出來的情感共振自然變為一場場現象級傳播的視覺盛宴。
(作者:時統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