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
推動共同富裕,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作為新型高等學校的開放大學,必須堅定扛起服務本區域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本區域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光榮使命,向社會大眾提供“終身可學、受用終身”的教育培訓,為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增值賦能。
一、產教深度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保障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是實現產業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大共富“蛋糕”的基礎與關鍵。當前,在職業教育領域,產教融合不夠、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需求鏈相脫節等問題還比較突出,這些都會導致教育在服務經濟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后勁不足。南通開放大學瞄準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層次上移的新變化,以“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為導向,著力實施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更好的教育”來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是緊扣地方需求,增強專業設置匹配性。把學校的發展規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需求緊密結合,以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聚焦南通大江、大海、大交通建設和“3+3”產業布局,打造新型建筑、智能制造、現代商務、文旅服務等四大專業(群),實現專業群與產業群精準銜接。
二是緊貼崗位實際,提高人才培養契合度。以強化學生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智能化、大數據、物聯網等方向為突破,加速學校教育資源與企業資源的高效整合,加強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生產崗位的有效對接,推進校企“雙元”育人,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高度匹配。
二、攜手政行企共建,提升開放教育影響力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和比重、提升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是推動共同富裕最具標志性的任務。隨著我國制造業由低端向中高端轉移,勞動中的知識含量、技術含量、技能含量顯著增加,要實現“擴中”“提低”目標,就必須有更多人系統接受高等教育。我們緊緊抓住“擴中”“提低”這個改革的“牛鼻子”,充分發揮開放大學辦學優勢,大力開展開放教育,攜手行業、系統建立特色學院,著力提升重點人群的學歷水平、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是助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成長成才。今年2月,全國總工會印發《關于推薦評選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通知》,將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納入參評范疇,持續釋放出“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份職業都很光榮”的鮮明信號。但同時,這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暴露出職業前景不明朗、職業規劃不清晰、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市委組織部、市委兩新工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和我校聯合成立“江海新才”學院,實施“助新成才”計劃,面向包括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在內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依托精準化教學、彈性學分制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從業人員的能力素養和再就業能力。
二是搭建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我校分別與市公安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戰略合作,聯合建設輔警學院和雙擁學院,共同探索實踐“互聯網+”背景下校地人才培養合作新模式,建立“創新發展、多元聯動、協同育人”新機制,打造“開放教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定向培訓”“能力素質提升+就業創業幫扶”相互融合貫通的學習支持體系。下一步,將加大輔警學院、雙擁學院的建設力度,加強與政府、行業、企業的溝通交流,凝聚三類教育資源共享的合力,合作共建更多特色學院,為重點人群提供更加規范、便捷、優質、高效的教育培訓服務。
三、聚焦鄉村人才培養,彰顯社會教育貢獻度
我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以及南通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培養鄉土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因勢而動,打造鄉村人才培養新平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為強化人才培養,助推人才振興,南通開放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應勢而生,積極發揮人才、學科、科技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堅持以人才振興服務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政策咨詢、示范鄉村建設等領域精準發力,匯聚一批鄉村振興專業人才,逐步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專業人才庫,為南通市域鄉村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建設助力添彩。
二是整合資源,共建鄉村人才培養新高地。我們多次赴南京大學等省內名校洽談合作,赴市農業農村局以及如皋、如東、通州村鎮社居開展實地調研,以項目為紐帶,有效整合各類教育教學資源,開發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學專題。課程設計以實際問題和現實需求為導向,力求緊貼實際、立足實戰、務實管用。師資團隊中既有專家學者,也有基層一線精英。教學組織既有專題講授,又有現場教學,充分運用研討式、互動式、情景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力求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教學形式的新穎性和教學組織的實效性,確保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是校政聯手,凝聚鄉村人才培養新合力。鄉村振興學院聯合多方力量辦學,與各縣(市、區)、市各部委辦局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如皋市村(社區)“標桿書記”培育對象暨年輕村(社區)黨組書記培訓班,以及如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培訓班順利開班、結業。通過培訓,學員們夯實了理論基礎,拓寬了眼界思維,增強了實戰能力,一大批鄉村振興的組織者、實踐者和帶頭人脫穎而出,鄉村振興學院影響力逐步顯現。 (作者系南通開放大學黨委書記)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