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此時,秋意更濃,涼風習習,丹桂飄香,正是人間好時節。俗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秋分既是收獲的季節,也是進行播種的引子。在黨和國家事業這片土地上,黨員干部既要凝心鑄魂,又要砥礪深耕,忙趁秋分時節,常懷“秋收”之思,常蓄“秋種”之力,常擔“秋耕”之責,答好時代考卷,書寫為民新篇。
常懷“秋收”之思,采擷“精粹”,學思并濟。在天地萬物步入蟄伏前的秋分時節,農民朋友們懷著對糧食的虔誠和對自然的敬意,迎來“稻谷黃熟豐滿倉”,田野間處處回蕩著秋收的歡歌。對于黨員干部而言,秋分也是一場驗收,一場收尾,更是一次復盤。黨員干部既要牢記過往耕耘中“迎晨光、送斜陽、土燙腳、陽燒背”的艱辛,也要反思自己的工作田中“漏薅了幾根雜草”“少拾了幾粒果實”“還有幾株矮苗有待發育”,更要繼續攢足“牛勁”,為來年的“麥浪金黃、稻谷滿倉”接續力量。“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炫于五色之惑。”黨員干部要在“秋收”之思中堅定信念,常懷“赤子心”、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勢破“心中賊”,不斷增強信仰堅定的志氣、骨氣、底氣,不斷提升干事創業的動力、活力、能力。
常蓄“秋種”之力,播種“初心”,枝葉關情。“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秋收作物滿倉之際,正是越冬作物播種之期,農民朋友們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豐產的基礎。對于黨員干部而言,也要抓好“秋種”時機,主動把初心融入血脈,做扎進大地的“根須”,勤邁步子,少坐凳子,常在田間地頭走一走,了解鄉土風貌,用群眾的語言拉拉家常,在面對面的交流中體察群眾心中的急難愁盼,及時發揮作用幫助群眾破難題、越“寒冬”。同時在秋收“滿倉”的收獲與經驗中,多回顧自身尚未“拔節孕穗”的根苗,結合基層工作需要選準地基,墩好為民之苗。
常擔“秋耕”之責,耕耘“使命”,實干篤行。“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農作物的生長有其自身的規律,秋種的大麥小麥,需從白露便開始耕田,這是農民朋友們在日復一日精心耕作中尋摸到的寶貴經驗。對于黨員干部而言,“秋耕”的使命尤為厚重,既要有不畏風吹雨打的闖勁、不懼積年累月的韌勁,扛責于身,履責于行,犁好每一寸責任田;更要有“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的靈活敏銳,不單只專注于翻土、播種、引水、施肥的常規動作,而要在自主研學、經驗互通中,多探索什么時候做能發揮最大的效能,讓來年的果實更加豐厚飽滿。(張榮榮 管心怡 孫芮)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