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10月19日人民日報)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重大歷史性成就。江蘇處于“一帶一路”交匯點、大江大河交匯處,有基礎有優勢,更要在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寫好江蘇新篇章,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江蘇新動力。
“相通則共進”。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和關鍵。十年來,江蘇穩定開行24條中歐(亞)班列線路,覆蓋歐亞20多個國家;累計建成億噸大港10個,港口綜合通過能力超過23億噸。習近平主席在論壇中提出的八項行動的第一項,就是“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立足新起點,我們將持續發揮江蘇在交通領域的優勢,深化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加強多式聯運和集疏運能力建設,積極構建暢通高效的陸海空國際運輸大通道,讓“鋼鐵駝隊”走出新時代的絲路畫卷。
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干出來的。這十年,江蘇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從2013年的1.16萬億元擴大到2022年的2.23萬億元,年均增長6.5%。江蘇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15.4萬億元。發揮江蘇園區經濟優勢,積極探索境外合作園區“重資產投資運營”和“輕資產管理輸出”模式,努力打造對接國際規則、深化產能合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和空間載體,幫助海外客戶開辟“新航線”。在此基礎上,要加強省市協同、內外聯動,助力更多“江蘇制造”走出去、更多海外產品引進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綠色低碳,推動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新形勢下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當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增加,需要不斷擴大各地綠色發展的“朋友圈”。習近平主席指出:綠色發展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底色。十年間,江蘇沿海構筑國際合作藍色海洋經濟帶,沿江構筑國際合作綠色低碳發展帶,位于江蘇南通的LNG能源島60%來自共建國家,12年來累計外輸的天然氣相當于減排1.8億噸二氧化碳、150萬噸二氧化硫。要繼續深化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統籌推進綠色發展重點領域合作,統籌完善綠色發展支撐保障體系,實現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標。
十年花競開,砥礪再向前。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江蘇必將乘“一帶一路”的時代東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搶抓更多元的機遇,逐夢絲路,為繪好“一帶一路”工筆畫增添江蘇色彩。(吳欣欣)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