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閉幕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上獲悉,本屆高交會累計入場24.8萬人次,累計洽商交易金額372.79億元。一展兩館、數個第一,再次擦亮“中國科技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外表憨憨但能靈活移動的救援機器狗、宛如變形金剛般“長”出旋翼、機臂的一體式飛行汽車、把垃圾吸到肚子里的無人駕駛清掃車、一秒一公里的全液冷超充電樁……一批高精尖的科技型“顯眼包”悉數亮出,為大眾奉上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科技盛宴”。
以“新”提質,激發“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激發新質生產力“新”的關鍵在于創新驅動。北斗系統服務于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九章三號”光量子計算機算力一騎絕塵……一批又一批新興產業不斷壯大,都是通過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塑造發展新動能。千帆競渡,百舸爭流。要想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就必須將創新貫穿于現代化建設各方面,不斷開辟發展新賽道。
綠色“領跑”,搶占低碳經濟“新賽道”。“環保展”是高交會重要組成部分,智慧電力、垃圾處理、空氣凈化,科技賦能下“零碳”社會的美好藍圖在這里勾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在新的發展“賽道上”,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我們的“必答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綠色技術”是關鍵變量。光伏風力發電產業“追風逐日”,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如火如荼,新型儲能技術全面提速,各項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迭出,各顯神通,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乘“數”而上,實現數實融合“雙向奔赴”。奮楫破浪,數字潮涌。放眼當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緊密結合,儼然成為時代大潮。318.9萬個的5G基站,1.2萬億規模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近800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數實融合的廣度深度正在持續拓展。做好數實融合大文章,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持續加強頂層設計,把握產業發展航向;充分調動資源,全面落實數字技術應用盡善盡美;充分發揮數字龍頭企業主力軍作用,帶頭推動數字中國建設。重點以數字經濟發展催生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數字發展擘畫光明藍圖。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千帆競發必有領航。當下,我們還需厚植創新沃土,抓好科技創新,夯實高質量發展“底座”,鍛造經濟發展“強引擎”。(成佳威)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