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要去爾濱”成了一句流行語。爾濱,說的就是黑龍江哈爾濱。憑借美輪美奐的冰雪美景、層出不窮的迎客妙招,哈爾濱吸引了諸多國內外旅客。
哈爾濱出圈,一石激起千層浪。多地文旅部門跟進,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力宣傳本地文旅項目。其中,山東文旅推出的喊麥式歌曲《都是東,同根生》率先搶占到流量高峰,24小時內在官方各平臺播放量近4000萬人次,讓山東豐富的文旅資源在網上大火。
其他省份也不甘示弱,文旅局長們或策馬揚鞭,盡顯英姿颯爽;或一鍵換裝,滿滿異域風情;或泛舟湖上,讓人沉醉其中……文旅競爭“卷”起來,體現出地方誠邀八方來客的滿滿誠意。不過,話題營銷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自身夠硬才是第一要求。
提升服務質量,推動文旅行業提檔升級。當今社會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文化和旅游產業也在不斷更新發展方式以適應新的需求和挑戰。山西在A級旅游景區、旅游客運車輛等顯著位置張貼A級旅游景區、旅行社和導游“好差評”二維碼,讓文旅部門及時了解游客體驗和潛在旅游需求;河南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推出航空旅游產品,全省100多家景區推出機票即門票的活動,刺激文旅市場旺起來;四川堅持從市場出發,以“游客需求”為本,統籌推進水、電、氧等基礎設施配套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優化旅游服務軟硬環境……放大城市特色,講出城市故事,打出城市名片,不斷洞察大眾情緒價值,進行多維度的內容創作和種草傳播,實現流量的正向化突破。
拿出真金白銀,提振文旅行業發展信心。過去一年,各地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蘇安排9000萬元支持文旅融合建設、產業融合新業態、文旅產業平臺等項目;湖南加快下達2億元省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圍繞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重點支持消費提振、文旅融合等項目;山東提出每年在全省遴選10個文旅康養強縣,每個給予1000萬元獎勵資金……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激勵,成為了各地穩增長、擴內需、強信心的“必選動作”,為文旅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深化文旅融合,繪就詩和遠方美麗畫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文化與旅游相生共興,相輔相成,旅游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游產品就越精粹,旅游吸引力就越強。貴州盤活原有資源,因地制宜打造蓬萊仙界?蘑力小鎮旅游景區,吸引了大量游客,2023年總計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超3000萬元;江蘇策劃推出“你所不知道的‘水韻江蘇’”融媒體欄目,由知名主持人攜手文旅專家,帶觀眾探訪了蘇州震澤、宿遷皂河等極具特色的小鎮,在旅程中解鎖“水韻江蘇”之美……攬山水之幽,得人文之勝,促進文旅相伴相生、共生共榮,已成為滿足人們擁抱“詩和遠方”、實現更高品質生活追求的必然選擇。
當前,文旅市場加速回暖,勢頭良好。期待各地創新思維、創新實踐,變“流量”為“留量”,讓廣大市民游客心向往之,近悅遠來。(文|吳環宇 圖|黃冠周子)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