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病要去百里以外的南通市區。”這一度是通州灣醫療服務遭遇的尷尬。近日,隨著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通州灣院區開診,當地老百姓看病就醫發生了新變化:周邊居民和企業職工在家門口就可掛上專家名醫的號。
近年來,通州灣示范區創新理念、革新路徑,探索出一條“上下聯動、分級診療、合作共贏”的特色醫療服務鏈,有力提升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基層的水平,推進區域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合作共建,優質資源引進來
“蘇主任,這是我的檢查報告,上面顯示血糖數據較高,您幫我看下。”市一院通州灣院區開診當天,來自市第一人民醫院的20名專家現場為求診患者義診。通州灣示范區三余鎮閘北村村民老馮帶著報告單找到副主任醫師蘇建彬。“以前小毛小病,要去12公里以外的通州灣三余人民醫院;要是疑難雜癥,就要去百里以外的市區醫院了。現在家門口就能掛上市屬三甲醫院的專家號,真是方便了!”
和老馮一樣,中天鋼鐵的職工吳亞兵對優質診療服務的多年期盼成為現實。“剛來這邊時,查詢到周邊醫院都挺遠的,現在市一院通州灣院區開診,大大方便了我們這樣的周邊企業職工!”
通州灣示范區是南通城市副中心,也是南通向海圖強的主戰場、主陣地,但區域重要的基礎配套——優質醫療資源一直缺位。在家門口有個大醫院,成為當地老百姓的樸素愿望和切實需求。
2021年10月,通州灣示范區與市一院簽約合作共建通州灣人民醫院,一期投資5億元,以三級綜合醫院為定位,打造集醫、教、研、防、康復、護理、健康管理于一體的現代化醫療服務中心。從南通市中心到黃海之濱,跨越百里,雙方開啟了一場相互成就、共贏未來的“雙向奔赴”。
一期總建筑面積4.8萬多平方米、首開100張床位、科室設置齊全……市一院通州灣院區經過緊鑼密鼓的建設后開診。市屬大型三甲醫院能帶來多少資源?專家能“駐”多久?這些成為周邊居民最關注的問題。
“我們采取‘全面合作、委托管理’模式,與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本部實行同質化管理。”市一院通州灣院區院長沈君華說,首批20名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普外科等科室專家已經“下沉”,全面負責門診、查房、手術、會診、病歷討論等工作。
數據是無言的點贊,市一院通州灣院區開診以來,每日接診人數超400人,極大滿足了當地居民的看病就醫需求。
“未來,通州灣院區還將規劃建設1000張床位,最大限度滿足通州灣居民和企業職工的就醫需求。”沈君華說道。
優化下沉,服務體系立起來
“我女兒容易過敏咳嗽,以前一到換季我就很緊張。現在家門口有名醫,我再也不慌了。”隨著市一院兒科主治醫師張偉艷到通州灣三余人民醫院坐診,三余鎮育新村村民黃艷心里踏實了。這是通州灣持續探索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帶來的好處。
2018年,通州灣示范區和市第一人民醫院簽約建設緊密型醫聯體,開啟了這段不同尋常的“征程”。5年來,從定點合作到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再到院區全面托管,優質資源不斷下沉,實現了專家實時精準診療,醫療流程雙向互動、無縫對接。
依托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本土醫院“造血”功能逐步完善。三余人民醫院辦公室副主任陳進介紹,目前,市一院共委派多個科室的專家11批次,通過門診坐診、教學查房、指導開展技術項目等進行全方位支持,三余人民醫院完成了普外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等4個基層特色科室創建。同時,利用專家下沉契機,該院還組織醫務人員前往市一院培訓學習累計110余人次,促進本土醫護人員快速成長。
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不只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三甲醫院專家號,疑難病癥住院手術治療也更方便了。69歲的葛女士家住通州灣三余鎮海晏村,在三余人民醫院查出甲狀腺腫瘤后,通過市一院與三余人民醫院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她實現了在市一院手術、在三余人民醫院后期康復的醫療流程無縫對接。
優質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將通州灣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盤活,也讓基層醫療機構煥然一新。通州灣示范區社管局黨委書記楊金軍介紹,截至目前,通州灣4家醫療機構成功創建省市老年友善醫院,通州灣三余人民醫院獲評“老年友善醫院建設優秀單位”,4家村衛生室通過省市示范村衛生室驗收。
一系列組合拳,加大優化了通州灣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力度,健康福祉惠及千家萬戶。數據顯示,當前,通州灣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3.13歲,30歲~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降至9.49%,提前達到健康南通建設2025年目標值。
賦能發展,健康服務品牌化
對于集多重國家戰略于一身的通州灣而言,醫療涉及千家萬戶,既是基本民生,也是發展工程。
當前,通州灣正站在新一輪發展的機遇“風口”,中石油藍海新材料項目快速推進,華能、福萊特等百億級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中鐵大盾構、欽實佳美等一批優質央企、上市企業投資項目陸續轉化。優質醫療資源布局對于增強區域輻射能力、助推通州灣產業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在市一院通州灣院區啟用儀式上,市第一人民醫院、通州灣院區分別與中石油藍海新材料、華能沿海、中煤沿海、福萊特等10家重點企業簽訂醫療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將在健康檢查、重大疾病干預、職業病防治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企業員工及家屬提供最全面和優質的健康服務,從而吸引人才落戶。”中石油藍海新材料項目籌備組相關負責人朱德成透露。
面向入駐企業家、產業工人、青年人才,提供高品質的健康服務,通州灣先行一步,打造“藍灣名醫大講堂”品牌,助力示范區服務能級持續有效提升。“去年,市一院專家團隊就來到我們企業,為企業職工普及健康管理知識、舉辦義診活動,這些有特色的專屬醫療服務讓我們很暖心。”通典文化負責人朱建光對“藍灣名醫大講堂”走進企業連連稱贊。
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盧紅建看來,“垂直化管理、一體化運行、同質化醫療”的合作路徑,將有助于市一院通州灣院區建設成為大通州灣片區居民首選、南通沿海地區領先的三級綜合醫院及區域醫療服務中心,為大通州灣居民以及產業發展提供與之匹配的多層次、多樣化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通州灣示范區黨工委書記陸忠華表示,通州灣將始終與市第一人民醫院同心同行,在資金投入、政策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全力支持、強化保障,共同把市一院通州灣院區打造成為輻射南通沿海、惠及全市的衛生健康服務新高地,推動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記者劉璐 吳霄云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