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是“科技助殘,共享美好生活”。全國多地開展一系列助殘活動,科技賦能殘疾人,旨在進一步營造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濃厚氛圍,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讓廣大殘疾人同享發展成果,共度美好幸福生活。
一年一度的全國助殘日是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的盛大節日,也是向全社會宣傳殘疾人事業、營造扶殘助殘氛圍的重大機遇。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然而,對于許多殘疾人來說,他們面臨著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和挑戰。無障礙坡道、無障礙廁所、無障礙閱讀……隨處可見的暖心無障礙設施與服務,讓有愛無“礙”成為“最美風景線”。
用科技為殘疾人賦能增能。科技助殘是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面。《“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對科技助殘提出明確要求。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健康、養老、助殘等民生科技研發應用。科技助殘是一項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關注,為殘疾人朋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讓殘疾人更加便捷地獲取信息、交流互動、參與社會,從而享受到與正常人同等的權利和尊嚴。科技之鑰,開啟無障礙之門。科技助殘,是實干出來的。近5年來,中國殘聯實施300多項科研課題,一批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提升了殘疾人的生活質量。人工智能浪潮的到來,為科技助殘提供了便利。眼控儀、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人工耳蝸等科技產品的不斷涌現,讓殘疾人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科技打開更多新的助殘應用場景,幫助殘疾人“聽見”“看見”,讓他們“走”得更遠。
殘疾人作為特殊群體,需要全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愛。堅持把改善殘疾人的民生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在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讓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讓更多殘疾人共享美好生活。科技助殘不是一句口號,它是一種產品能力,一種讓殘疾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殘疾人事業高水平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服務殘疾人的新端口。從智能輪椅到輔助聽力設備,從無障礙網站到遠程醫療咨詢……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在為殘疾人朋友打開一扇扇通往美好生活的窗戶。如今,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實現就業創業、參與體育競技,他們用頑強精神、不屈意志,書寫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追夢路上,殘健并肩,攜手同行。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促進殘疾人的事業全面發展,不斷創造殘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的鮮明主題。堅持助殘服務普惠均等,科技大有可為。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領域科技研發應用,讓殘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沈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