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陳靜)以數字賦能項目建設全過程,實現項目在線審批和可視化管理。記者昨天從崇川區發改委了解到,該區創新建設的重大項目管理系統近日正式上線,這也是該區在全市的率先探索,旨在進一步提升重大項目推進效率。
該系統基于現有崇川區政府OA協同辦公平臺進行安裝和使用,今年3月開始謀劃,經歷多輪需求調研、系統開發、內部測試,實現了全周期“項目管理”、全流程“幫辦代辦”、全領域“統計監督”三項功能。
遠中智能數字節能電機項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掛牌,計劃12月20日取得施工許可證,開工建設;泉田智能設備研發和制造基地項目,目前已取得總平方案批復,計劃12月20日取得施工許可證,開工建設……打開該系統的項目管理界面,只見里面已經錄入了42個未開工項目。每個項目都明確了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控規調整、土地出讓、施工報建等項目建設全流程節點。而每個節點,涉及哪些部門、計劃完成時間,也都有明確規定。
“各節點通過項目建設歷程圖、甘特圖展現項目全周期進展,明確主體、壓茬推進、責任到人。”崇川區發改委工作人員印晨睿介紹,以往對于項目推進情況,雖然有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但比較復雜,“而且不是每天都會有進展”,有了這個系統,明確每個項目建設推進節點,實現了全周期“項目管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項目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也實現了項目管理的可視化,讓項目管理更便捷。”
與全流程節點的項目管理相呼應的,是對項目推進情況的后臺監督。在主界面,項目總數、正常推進項目、逾期項目、已開工項目、未開工項目、已竣工項目、問題清單等,一覽無余。
“我們建立了逾期統計、超前統計等子模塊,掌握項目情況總覽和重點關注事項,對逾期項目‘紅燈’警示,實現線上批示、流程監管和決策支持,及時反饋審批業務和全程管控需求,建立‘交辦—處置—反饋—跟蹤—評價’機制,確保項目建設‘有人問、有人盯、有人監管’。”印晨睿舉例,譬如,哪個項目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土地出讓報批,區領導看到后,就會有批示,我們作為牽頭部門,就會及時與節點涉及的板塊、部門聯系,了解到底問題出在哪里,給予協調。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還實現了項目建設事項審批全流程線上“幫辦代辦”。“原先的重大項目,我們各板塊也都實施審批事項的幫辦代辦,缺點是,每次都要帶著一堆資料來回往返資規分局等部門,耗時耗力。”印晨睿介紹,該系統建成后,區內審批事項可實現線上遞交材料、直接審核,部分材料還能復用,實現了審批 “零時差”,加快了項目推進速度。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