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親自擘畫了“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的宏偉藍圖。近年來,江海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篤行不怠接續奮斗,以追江趕海的精神走好圖強之路,不斷開創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改革活力持續釋放、美麗南通顏值刷新、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的良好局面。
本報今起推出“牢記囑托 答好‘強富美高’新答卷”專題報道,全面展示南通干部群眾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楫爭先、勇毅前行,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江海時代,風勁潮涌。
十年砥礪,南通經濟總量連續跨越6個千億級臺階。日趨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日漸強韌的產業競爭力,支撐起經濟高質量發展硬“脊梁”。
憑借深厚的工業基因,南通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扛起“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使命擔當,堅持走好產業立市、制造強市之路,以新型工業化的生動實踐再現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的歷史榮光,奮力打造中國現代工業名城。
強“體”,規模穩步增長
十年之變,最直觀的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的“塊頭”。
2014年,南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73.8億元,該數值在2016年首次趕超南京,排在全省第三位,居蘇州、無錫之后,2023年達5728.1億元。2023年底,南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6878家,占全省企業數10.9%。今年1—11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高于全省1.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二。
十年奮進,合力凝聚。從明確構建“3+3+N”產業發展體系,到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實施意見》,重點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紡織、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六大千億級重點產業集群,事關南通發展長遠、引領南通產業轉型升級的藍圖,化為江海大地火熱實干的生動實踐。
瞄準重點產業、重要領域、重大技術,南通應勢而動、乘勢而上、聚勢而強,以恒力新材料、康輝新材料聚酯薄膜等百億級產業項目為抓手,加快構建以六大產業集群為核心、十六條優勢產業鏈為支撐的“616”現代化產業體系。
謀劃長遠,南通將持續推進化工、紡織、機械等傳統產業煥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培育新興產業壯大,錨定數字、能源、健康等方向謀劃未來產業布局,奮力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支點。
攀“高”,集群蓄勢而起
長“塊頭”的同時,南通不斷錘煉產業“體質”,底色足、成色亮。
十年來,中國首艘2萬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我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等一批批大國重器從南通駛出,“南通制造”在船舶海工國際航道已有一席之地。
船舶產業的轉型,是南通產業結構調整、能級升級的一個縮影。
2014年,全市六大主導產業產值全面增長,新能源、能源及其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業和船舶海工業三大產業分別增長18.6%、16.6%和14.6%。2018年,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三大支柱產業和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三大新興產業,在全部規模工業經濟總量中占比達60.7%。2022年,“南通、泰州、揚州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和“蘇州、無錫、南通高端紡織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船舶海工產業鏈入選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重點產業集群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2023年,六大重點產業集群產值超萬億元,今年1—11月同比增長9.2%。
著眼戰略布局,梳理優勢產業,南通步伐堅定、目標明確:用五年左右時間,實現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翻番、達到2萬億元左右。持續優化沿海空間和產業布局、加強海洋產業體系建設、強化海洋產業要素保障等,打造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逐“新”,數智強勁賦能
鍛造“動力核”,新質生產力是關鍵。
2015年,大生集團建成全國首個全流程國產設備數字化紡紗車間,萬錠用工降至15人。2022年,全國首個智慧紡紗工廠投產,建成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在線工藝和質量監控等系統,再次將萬錠用工控制在10人以下。2024年,啟動全國首個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建設,萬錠用工人數將進一步減少。
大生向“新”前行的生動實踐,亦是南通產業從“制造”走向“智造”的蝶變騰飛。
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優勢產業鏈,南通立體式攻堅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68.1,點燃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引擎。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通過全面應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高端工業機器人逐漸替代現場工人,實現遠程精準管控;中遠川崎打造的智能船廠,是船舶行業全國唯一示范項目;振華傳動智能焊接車間、招商重工激光數字制造中心等“智改數轉網聯”水平國內領先……
激發產業向“新”力,全市累計實施“智改數轉網聯”項目1.47萬個,創建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1家、“雙跨”平臺1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4個,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5家、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07家,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南通分中心、長三角光電技術創新中心等科創載體先后落地,帶動南通“智”造實現“高原擴容、高峰林立”。
產業向新,聚鏈成群。南通將牢記殷殷囑托,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工業名城蝶變,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記者 劉璐 嚴春花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