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后我失去了行動能力,工作也沒了,幸好社區把我安排進家門口的‘向日葵工坊’,做做手工活補貼家用,生活又有希望了。”23日上午,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竹行街道世家殘疾人之家就業服務零工驛站,殘疾人金玉玲(化名)收到社區的春節慰問品時十分激動。
金玉玲是世家社區的一名殘疾人,原先就有一條腿行動不便,去年夏天的一場車禍導致她健康的另一條腿被截肢,至此她無法行走,不能勝任原來的工作。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金玉玲異常沮喪,對未來感到非常迷茫與無助。
在得知相關情況后,社區黨委第一時間上門探望并向她伸出援手,將她推薦到殘疾人之家“向日葵工坊”,這讓行動不便的她在家門口找到了新工作。
在管理人員的耐心指導下,金玉玲很快就能上手各類手工活,現在每月能掙到近2000元。社區也持續關注著金玉玲的生活,既在物質上進行幫扶,也經常和她談心,關注她的心理狀態。在社區的關愛與幫助下,她變得愈發開朗自信,積極參與殘疾人之家組織的各項活動,還主動和其他殘疾人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
像金玉玲這樣在“向日葵工坊”工作的殘疾人共有7名,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自身的價值,重拾生活的信心。
2017年,世家社區順應轄區殘疾人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建立起殘疾人之家。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如何讓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解決生活難題,幫助他們找到工作是關鍵。社區作為“橋梁”將企業與殘疾人聯系在一起,為7名殘疾人提供就業、開展培訓,將“向日葵工坊”變為殘疾人就業增收的“共富工坊”。
除了幫助殘疾群體增收外,社區密切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為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社區黨委在殘疾人之家組織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包括體驗傳統節日習俗、觀看文藝活動等,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
社區也始終關注殘疾群體的權益保障,去年7月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邀請社區法律顧問向大家介紹殘疾人的基本權利、救濟途徑和常見案例,引導殘疾人了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讓居民們尊重和愛護他們。社區殘疾人之家還為小區內有就業意愿和能力的殘疾人開展一系列就業培訓,包括插花課程、制作香囊等,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能,提高就業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困難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社區的職責所在。”社區掛職副書記張珂說,“在新的一年里,社區將繼續提升殘疾人之家建設服務水平,以‘向日葵工坊’為切入點,不斷完善助殘服務供給體系,為殘疾人提供更多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讓多的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提升殘疾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訊員陳春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