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各地鄉村年味濃郁,村民們的飯桌上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從過去的“吃飽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質”,精致而健康的飲食折射出民眾舌尖上滿滿的幸福。
大年初三上午,宿遷市泗陽縣盧集鎮高渡村的村民劉昌濤家中很熱鬧,在外打工回來的兒子兒媳、回娘家的女兒女婿、串門的親朋讓家中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劉昌濤家今年的待客餐桌上多了許多“新面孔”:進口的牛排、新鮮的深海魚、有機蔬菜、車厘子等,“以前過年能吃上肉就不錯了,現在能吃到的美食越來越豐富。”劉昌濤表示,隨著網購和物流的發展,他置辦年貨的方式也從線下轉至線上,讓家里多了許多新食材。
劉昌濤家的變化并非個例。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村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以主食為主的粗茶淡飯,逐漸被豐富多樣的葷素搭配所取代。特別是在春節期間,許多家庭的餐桌上擺滿了海鮮、牛羊肉、新鮮果蔬等高品質食材,年夜飯的豐盛程度絲毫不亞于城市家庭。
“再也不用過年前囤貨了,需要什么隨時買隨時送到。以前過年買東西得跑到鎮上,現在動動手指就能網購到全國甚至全球的好東西,真是太方便了。”劉昌濤的兒子劉江說。
現如今,隨著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村民們的購物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電商平臺,村民們可以輕松選購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特色商品。從東北的黑木耳到云南的松茸、從法國的紅酒到澳大利亞的龍蝦,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食材如今已成為許多村民飯桌上的“常客”。
“現在條件好了,但健康更重要。我們老年人更要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能光吃大魚大肉。”劉昌濤的老伴徐英說。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村民們的飲食觀念也在悄然改變。過去,年夜飯往往以“大魚大肉”為主,講究“豐盛”和“排場”。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注重飲食的均衡和健康,低油低鹽、少糖少脂的菜肴逐漸成為餐桌上的主流。
記者徐干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