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民之所盼,發展之基。
回望2024年,一組組亮眼數據、一樁樁暖心實事,讓“平安南通”成色更足——
2024年,“精網微格”提升工程深入推進,100家“家門口式”網格服務驛站建成,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20.7%,破案率上升9.2%,平安建設主項指標全省領先,高德大數據城市交通健康指數全國第一;
2024年,規范化建成113家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全國首創行政訴訟法律援助機制,南通市法律援助中心獲評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全市政法系統共有176個集體和169名個人獲省級以上表彰或表揚。
這一年,南通政法系統持續加強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抓細抓實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各項工作,推動高水平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服務窗口滿意率全省領先,政法隊伍滿意度持續保持全省前三,交出了保障城市安全、社會安定、市民安寧的亮眼答卷。
政治引領,夯實平安法治根基
“政法姓黨”是政法機關永遠不變的“根”與“魂”。
去年5月,全市政法系統首個“政治忠誠教育月”活動啟動。在之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圍繞“對黨忠誠守初心、奮楫揚帆勇擔當”這一主題,全市政法干警深學習、細思悟,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感悟智慧,從身邊的榜樣上汲取力量。
2024年,全市政法機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建成政治忠誠教育基地19家,常態化開展學習教育,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將“刀把子”牢牢握在黨和人民手中。
今年1月6日,啟東法院向社會發布了2024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其中,集中宣判涉緬北電信詐騙犯罪的案例備受關注。2019年11月開始,陳某、雷某等62人陸續加入緬北犯罪集團,實施貸款詐騙、招嫖詐騙等犯罪行為。啟東法院對此集中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對陳某等62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9年6個月至拘役5個月不等刑期,并處罰金。
“人民幸福、社會平安”是每一位政法人的心之所念、行之所向。我市深化推動“無詐”創建活動,強化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整治,抓獲境外回流人員1000余名,破獲電詐案件46起,涉案金額1260萬元。全市街面“六類”警情下降17.3%,搶劫等“八類”案件破案率達100%,“打防管治建”五化機制被公安部刊載推廣,長江南通段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區實現全覆蓋。
基層社會治理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去年,我市研究制定《南通市“一站式”平臺建設地方標準》,持續加強“一站式”平臺規范化建設,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化拓展“網格+”融合聯動機制建設,新建重點領域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26家、企業人民調解組織62家,大量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創新實施群防群治“藍背心工程”,350家企事業單位1300余名保安,參與單位周邊巡邏和應急處突,極大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
服務大局,全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機杼萬端,唯法為治。
2024年,全市政法系統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和重點改革任務,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以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護航高質量發展。
用好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是實現政法工作現代化的關鍵舉措。全市政法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從群眾的急難愁盼中發現問題,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出臺《南通市全面深化政法改革重點任務分工方案(2024—2027年)》等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舉措,項目化推進31個市級改革重點任務,扎實抓好改革部署的貫徹落實,切實把藍圖轉化成施工圖。
2024年10月,通州灣法院聯合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法院建立協同機制,打造長三角集群產業跨地域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協同機制成立不久,就高效調解一起某科技公司返還股權認購糾紛,助力重點高新技術制造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聚焦“國之大者”“強市之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科技創新保障”等4項行動,出臺重大項目建設風險防控16條建議、服務保障發展新質生產力18條舉措等,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為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南通某新能源車輛公司破產清算案,通過“推陳出新”“新陳代謝”的方式有效實現了產業升級,推動生產要素創新配置,入選長三角地區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典型案例。同時,持續深化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集聚區,打造南通家紡城、啟東天汾電動工具城、海安家具快維中心等6個巡回審判點,全市法院“1+1+6”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布局全面形成。
此外,南通市人民檢察院共建“1+8+N”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入選全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第一批典型案例;通州灣檢察院被表彰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南通首創商會仲裁中心打造商事糾紛化解新平臺,獲評全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全年共有58個案例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都是法治力量護航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忠誠擔當,鍛造淬煉政法鐵軍
實干詮釋忠誠,奮斗鐫刻榮光。
去年7月1日,全市政法系統先進典型事跡宣傳報告會上,六名先進個人、一家先進集體的故事,讓人動容。他們中,有的敢打硬仗、多次化解重大矛盾糾紛,有的扎根商事審判領域、審結1800余件案件無一瑕疵,有的蹚出環境檢察專業化建設新路、破解環資領域辦案難題,有的用腳步丈量民情、推動“警格+網格”聯通“萬家燈火”,有的無畏生死、用生命守護生命……他們是榜樣,也是代表,是廣大政法干警忠誠使命、無私奉獻、執法為民的縮影。
一年來,全市政法干警懷揣法治夢想,恪守法治精神,以鐵紀立威,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鍛造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的“鐵肩膀”。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出臺加強政法隊伍作風建設“十條舉措”,創新建立政法領導干部調研評價機制,推動1204名政法干警輪崗交流和實踐鍛煉;持續深化政法隊伍紀律作風督查巡查,開展政治輪訓111期、“政法融學堂”同堂培訓59場,完成對市縣兩級39家政法單位政治督察,5年內完成對市縣兩級政法單位政治督察全覆蓋。常態化開展青藍結對、“跟班先進找差距”等活動,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日臻成熟。
一年來,全市政法干警牢記法治宗旨,投身法治實踐,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打硬仗、挑重擔、扛硬活,練就了能干事的“硬脊梁”。推動建成全國首家中學國家安全教育館,全市9所高校全部建成警務室,警商融合治理模式入選省級改革試點項目;市公安局獲評首批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建設示范點,綜合服務窗口建成率、政務服務網辦率、行政審批時限縮減率均達90%,服務滿意度達99.7%、全省領先。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非常關鍵、尤為重要。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市政法系統將以爭創“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為目標,突出平安穩定主責主業,強化法治、隊伍建設兩大保障,干字當頭,緊抓快干,實干爭先,以更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記者 朱文君 見習記者 陳凱文 通訊員 陳相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