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南通進入“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兩大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榜單。
近年來,海安依托得天獨厚的樞紐優勢、多元精專的物流優勢、實力雄厚的產業優勢,高定位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運營商貿物流產業園,成為南通物流樞紐的重要承載地。
海安商貿物流產業園則以“大物流、大市場、大冷鏈、大聯盟”為主攻方向,創新“物流+商貿+產業”三鏈三聯舉措,加快推進“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去年,商貿物流園貨物吞吐量達到1000萬噸,貿易額超過500億元。
物流暢通“貿易+產業”運行經絡
這兩天,在海安商貿物流產業園鳳山港,碼頭泊位多條生產線正全速運轉,進出口貨物加緊裝卸運輸。作為南通唯一的千噸級內河集裝箱碼頭,鳳山港與沿江沿海36個大港開通直達或中轉航線,去年超額完成吞吐5萬標箱的年度指標,同比增長近50%。
去年,海安商貿物流產業園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快遞物流、冷鏈物流、現貨貿易等樞紐經濟產業,全力打造“多式聯運集散中心”,統籌調度公路、鐵路、水運等集疏運資源,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貨運服務,使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如行云流水。年底,位于深圳的優合集團與商貿產業園就優質牛肉貿易開展全方位合作。優合集團融資部總監伍將表示,海安的多式聯運中心成立后,帶來了物流的便捷和成本的降低。中國外運長江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副總經理費守偉說,過去公路運輸一個柜子成本要3000多元,改為海鐵聯運后可降到2000多元。
產業園推進“千企海外拓市場”行動,穩定傳統市場、開拓“一帶一路”新興市場。目前,園內鐵路物流基地已提供越南、俄羅斯等五方國際班列開行業務;順豐速運中心運營4個月,服務范圍已覆蓋全國108個城市,其中華東區域16個城市實現直發,并逐步拓展至30條線路,實現全國280個城市直發服務,滿足生產企業大件物流降本增效;交割庫輻射蘇中蘇北,年吞吐量超100萬噸;智慧物流系統精準提供倉儲、物流、貿易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貿易提升“物流+產業”運行質效
去年年底,季銘國際塑料城一期工程竣工,28棟商辦用房和相關配套設施即將投入使用。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是集塑膠原料現貨交易、期貨交割、倉儲物流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預計投入運營后年貿易收入將超100億元,可促進5000人就業。
“塑料城可提供1500個商業展示空間。”項目投資人莫海峰說,塑料城借助商貿物流園路運、鐵運、河運、海運等多種運輸方式,將打造華東區域最具影響力的塑膠原料交易和集散中心。
借助物流優勢,商貿物流園推進倉儲轉貿易、期貨轉現貨、租金轉稅金“三轉”業務轉型,以“貿易鏈”為中介,推動物流鏈與產業鏈的互惠互利。去年,商貿物流園與重慶千信集團深入探討具體合作方向,協同走訪天成集團、金洲糧油等海安企業;與新千信國貿和千誠實業分別就鋼材業務、快銷品業務對接,鋼材等大宗貿易業務進一步拓展。“我們先后引進了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等指定交割庫功能平臺入駐園區。”商貿物流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郁江說,他們以物流為基礎,以期貨交割帶動現貨貿易,讓下游生產加工企業在“家門口”完成原料采購、省下物流成本。
江蘇亞太輕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汽車、航空等領域高端鋁制品供應商,依靠原料采購的便利,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目前已完成四期建設。公司負責人說,是商貿物流園幫助他們節省了物流和資金流成本,繼而轉化成產品開發費用。
海安還推進金融供應鏈業務,以國有商貿物流集團公司參與塑料粒子、有色金屬、鋼材等原料采購供應鏈,提高國有資金的周轉和利用效率,推動整個原料供應鏈降低資金成本超過1億元。
產業夯實“物流+貿易”運行底盤
物流的便捷、貿易的興旺,必定帶動產業的發展。商貿物流園借助“物流+貿易”,不斷培育樞紐經濟中新的發展動能。
海安全面推進“樞紐、物流、產業”三大優勢轉換行動,融合物流平臺、市場貿易、生產加工、生活消費于一體,經過數年接續努力,具有海安特色的物流樞紐經濟區雛形已現。
去年開工的盒馬產業園、蓋亞高端乳品等項目正在按時序推進。海安與盒馬(中國)合作打造盒馬智能食品產業園,將依托盒馬新零售及垂直供應鏈體系優勢,打造華東地區技術先進、品質可靠、產品豐富的預制食品智能生產基地,同時推動新零售業態與盒馬村的投資建設,不斷提升海安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影響力,推動鄉村振興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去年11月,百珍盒馬智能工廠開工建設,目前基礎已出地面正負零;蓋亞高端乳品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投產,可日產乳制品200噸,填補蘇中地區優質乳制品生產加工市場的空白。
商貿物流園通過冷鏈資源的整合,牽頭組建冷鏈行業協會,謀求“錯位運營”“互補發展”路徑,集聚了萬噸、國宇、潤思達、昌潤等冷鏈物流企業,總庫容71.8萬立方米,其中保稅冷庫29.5萬立方米,涵蓋常溫、低溫、超低溫冷藏需求。冷鏈產業園內的萬噸冷鏈港已經集聚客商30家,冷庫庫存商品達5000多噸。
加快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穩定開行海鐵聯運班列。海安商貿物流園通過平臺、資金等植入方式,服務本土企業超過3000家,實體企業資金占用、流轉損耗、庫存壓占等隱性成本有效降低。同時,物流園區用好“降本增效”杠桿,對招商引資、產業集聚發展的作用將更加顯現,去年,海安開工億元項目65個,均將海安樞紐經濟作為優選落戶的重要考量。
目前,海安商貿物流產業園正在探索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海安路徑”,圍繞效益、智慧、跨境、清廉等“四大園區”打造,布局多式聯運、保稅物流、期貨交割、現貨交易、冷鏈物流、快遞速運等“六大功能平臺”,進一步做強有色金屬、塑料原料、紡織材料、生鮮冷鏈、糧食、鋼材等“六大物資集散中心”。 記者 趙勇進 通訊員 蔡誠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