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群眾手持白花目送靈車遠去。
16歲從軍,86年尋回紅軍身份
寒氣沉沉、哀樂低回,6時58分,搭載著吳九成英靈的車輛從泰州市姜堰區蔣垛鎮出發,沿著中國工農紅軍南通如皋紅軍小學、江安鎮紅十四軍紀念碑園、磨頭鎮老戶莊戰斗遺址等處一路前行。沿途如皋群眾自發聚集在道路兩旁,手持白花目送靈車遠去。
整座城市,以最高禮遇迎接最可愛的人回家。在莊重肅穆的氛圍中,微風輕拂,一朵朵白色的胸花仿佛在訴說著老戰士的傳奇故事。
1915年10月13日,吳九成出生于泰縣李莊吳家舍一個貧苦家庭,年幼喪父,不得不在亂世中顛沛流離,最終被如皋賁家巷小燕莊(現江安鎮勝利社區34組)的清末秀才尤德甫收養。
1930年4月,紅十四軍在如皋成立,當年僅16歲的吳九成毅然投身革命,成為這支江蘇境內唯一正規紅軍武裝的一員。他手持砍馬刀,經歷了從“老戶莊戰斗”到“八面圍剿”“黃橋八三暴動”等數十次生死較量,留下了右胸的刺刀傷痕,見證了其在戰斗中的無畏沖鋒。1941年重返家鄉后,吳九成繼續為新四軍縫制軍衣、傳遞情報。
新中國成立后,吳九成脫下軍裝,繼續從事裁縫工作,在誠實經營、秉持初心中堅定著一個信念:渴望獲得組織認可其紅軍身份,重回紅十四軍這個大家庭。然而,戰火中損毀的檔案讓他的這一愿望遲遲未能實現。
直到2015年,如皋紅十四軍研究會和相關部門歷經一年調查論證,初步確認了吳九成的紅軍身份,后經民政部門復查上報,直到2016年8月11日,吳九成同志被正式認定為“紅軍失散人員”,省民政廳工作人員更親自送上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章。那一刻,埋藏86年的身份歸屬終于塵埃落定。老人的這份堅韌與質樸,正是革命者最純粹的精神底色。
全城出動,迎接英雄回歸
在如皋和姜堰兩地,吳九成的事跡一直廣為傳頌,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
7時50分,車隊進入搬經鎮(分界),搬經鎮芹界村居民許新明早早地守在路邊,只為送這位老戰士最后一程。“老戰士雖然離開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存了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傳承這種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人民在我心中,為人民謀福利。”
中國工農紅軍南通如皋紅軍小學學生孫夢佳手捧鮮花站在街道旁,臉上寫滿崇敬。“吳九成老爺爺的離開令我們十分難過,先輩們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是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我們將以先輩們為楷模,把革命的紅旗一代一代扛下去,將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除了孩子們以外,大人們也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英雄的緬懷,自發地聚集在道路兩旁,手拿菊花,神情肅穆,靜靜站立。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人們的心靈緊密相連。“作為紅軍傳人,我們將謹記老紅軍的教誨,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江安鎮周莊社區居民張朵默默地注視著,直到車隊完全消失在視線之外。
下午1時30分,吳九成遺體告別儀式在如皋市殯儀館舉行。追悼廳內整齊擺放著花籃和花圈,大廳上方的電子橫幅上寫著“沉痛悼念吳九成同志”,每一個字都飽含著人們對這位革命老戰士深切的懷念和哀思。
伴隨著低回的哀樂聲,參加告別儀式的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及親友肅立默哀,并依次面向吳九成同志遺體三鞠躬,深切表達哀悼之情。
“我死后,請讓我回到紅十四軍曾經戰斗過的土地,我要跟團長和戰友在一起。”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最后一位戰士吳九成臨終前的愿望。昨天,吳九成的遺體在親屬和社會各界群眾的護送下,踏上了最后的歸途。英雄,終于“歸隊”。
薪火相傳,延續革命精神
從硝煙彌漫的戰場到平凡裁縫鋪,從身份未明的淡泊到夙愿得償的欣慰,吳九成親歷了紅十四軍的壯烈、抗日烽火的淬煉,也見證了新中國的崛起與復興。他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傳奇,更是中國革命史的縮影。
吳九成的晚年,亦是革命精神的延續。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紅軍戰士,堅持以講述紅十四軍故事、弘揚紅十四軍精神為己任,積極參加革命精神宣傳教育活動。
吳九成的兒子吳伯仁說:“父親每天都要收聽新聞廣播,時刻關注國家大事,常常提醒后輩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爭取為國家和人民多作貢獻。”
從2019年起,吳九成每年國慶帶領全家四代20余口人舉行“四世同堂”升旗儀式,身著紅軍軍裝、高唱革命歌曲的他,將家國情懷融入血脈。2024年,央視以其為原型拍攝微電影《國旗之下》,讓更多人銘記了這段歷史。即便在110歲生日當天,吳九成仍精神矍鑠,講述戰斗故事,叮囑后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如今,這份家國情懷已化作血脈延續。吳九成的小重外孫陳子恒去年在升旗儀式中擔任家庭升旗手,當聽到太姥爺滿懷激情地唱起《東方紅》:“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他在心里暗自立志,長大后一定要報效祖國。
吳九成希望自己離世后能夠回到紅十四軍根源地,回到那片與戰友們一起浴血奮戰過的紅色土地。老人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也讓革命老區如皋的萬千兒女熱血沸騰、充滿干勁。
如皋市委書記何益軍說,不論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還是開展重大技術創新;不論是加快建設南通跨江融合發展樣板區,還是“以港強市、產創協同、跨江融合、綠色共享”四大戰略,吳九成同志所代表的紅十四軍精神薪火相傳,永不凋零,將一如既往地見證著如皋這片紅色熱土的繁榮與安寧。
記者陳嘉儀
通訊員蔡易 徐雅珺 高磊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