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拍背有很多細節,要講究技巧,它是從下到上、從外到內進行拍,而且要避開腎區、骨隆突出、脊柱等地方……”21日下午,由崇川區和平橋街道主辦的失能老人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走進北濠東村社區。據悉,這是街道照護技能培訓今年走進的第二個社區,旨在幫助轄區失能老人家庭成員掌握基本的“床邊守護”知識和技能,提升對家里失能老人的照護水平。
失能老人的照料是養老照護領域的“難中之難”。當前,絕大部分失能老人是在家依靠老伴或子女照顧,而承擔照顧任務的家庭照護者大多數沒有接受過相關技能培訓,很容易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護困局。和平橋街道共有失能老人293人,面對失能老人的日益增多,街道積極踐行“授人以漁”理念,邀請轄區南通申丞千禾護理院以為失能老人家庭成員開展照護技能培訓的方式,助力解決這一煩惱。
現場,來自南通申丞千禾護理院第六病區的護士長趙婷婷依托輔助人員,配合相關道具,從翻身拍背排痰、口服給藥、口腔護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現場演示教學。失能老人的家屬們紛紛化身“學員”,聽得聚精會神,并將自己需要的知識點一一記錄下來,對日常照看中遇到的難題積極提問,課堂氣氛熱烈。為了增強培訓效果,護士長還邀請家屬們上前實踐,讓大家通過深度參與進一步掌握照護知識。在護士長“手把手”的指導下,那些日常照護中容易忽略的細節、不當的動作都得到了指導與糾正。
“一直以為翻身拍背很隨意,今天來聽了原來還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年85歲的王桂英重度失能失智,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兒子朱躍文受邀參加培訓后連連表示收獲滿滿,“讓自己掌握了照顧母親的更多技能”。
據悉,失能老人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涉及30多項內容,和平橋街道共有8個社區,此次培訓從2月中旬開始,每周一個社區,每次選取3~4項內容開展培訓。“計劃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社區的首輪培訓,全年要完成所有基礎技能培訓。”和平橋街道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部長周進冬介紹。
一直以來,和平橋街道高度重視失能老人,采取了系列關心關愛舉措。如: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與南通申丞千禾護理院合作,定期為失能老人開展上門助浴、理發、剪指甲等生活服務以及褥瘡護理等醫療服務;通過與社區醫生緊密合作,定期開展義診活動,確保在第一時間掌握老人的身體狀況。此次專門針對失能老人家庭成員開展照護技能培訓,將有效緩解家庭照護壓力,讓失能老人也能夠得到家人相對專業的護理,實現有尊嚴、有質量的晚年生活。
記者陳靜 實習生顧藝洋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