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首春潮涌,揚帆啟新航。拼招商、抓項目、壯產業、優服務……開春以來,啟東各地以不負春光爭朝夕的勁頭,用一場場“主動仗”、一個個“動員令”、一張張“施工圖”,干在春天、拼在春天、贏在春天。
項目建設一路高歌
昨天,在呂四港鎮如意大道和328國道交界處,呂創薈電動工具產業基地項目主體工程已成功封頂,正在進行外墻裝修,預計將于今年6月正式投產。
項目占地45畝,規劃建筑面積約6.4萬平方米,由4家企業共同出資建設。項目整體達產后,年產電動工具400萬臺、電梯應急自動疏散裝置5萬臺,實現年銷售收入6.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4家共同出資建設的企業也都在去年成功跨入“億元俱樂部”。
呂創薈的出現并非“偶然”。多年來,由于土地政策和企業資質制約,很多中小企業不符合拿地政策。為此,呂四港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這一矛盾,邀請業內行家、企業代表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最終達成建設性意見:既然“單打”不行,那就組織團體賽!呂創薈項目落地后,將實現企業擴大生產的需求,實現集群生產,進一步拓展訂單。
今年,啟東高新區樹牢“項目為王”理念,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定期調度,全力跑出項目建設“高新加速度”。全年目標新開工5億元以上項目7個,新開工設備投資超2000萬元制造業項目20個,新竣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1個,新竣工設備投資超800萬元制造業項目26個,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轉化達產10個,新認定專精特新項目7個。
招商引資火力全開
前天,南陽鎮招商團隊赴上海、吳江、太倉等地看企業、談項目。在對接過程中,招商團隊向企業負責人介紹啟東·吳江高端制造產業園建設情況,誠摯邀請企業來南陽考察,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洽談合作。
開年以來,南陽鎮以“滿格拼搶”狀態抓招商,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突出鄉賢招商、以商招商,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系統謀劃招商活動,重點推進鐵路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高精密液壓件制造項目簽約,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全年完成新開工設備投資超2000萬元項目4個,其中超5億元項目1個,新竣工設備投資超800萬元制造業項目2個。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增資擴能、智改數轉等方式,加強轉型升級,促進提質增效。
連日來,啟東生命健康產業園招商團隊呈現“雙線作戰”態勢——一大早,管委會副主任彭雄輝便駐守單位,接待浙江某新醫藥材料生產企業考察團,針對企業關注的行業分類、基礎設施配套等問題現場答疑;午后又馬不停蹄奔赴上海,與某投資集團洽談新能源材料產業園合作事宜,圍繞生產基地落地、人才科創項目、產業基金等達成初步共識。這種“上午接洽、下午出征”的工作節奏,已成為園區招商團隊的常態。
開年以來,園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三新”領域精準招商為主線,全面打響招商引資攻堅戰。當前,產業園正以爭分奪秒的拼搶姿態推進項目落地。一季度擬簽約項目6個,包括1個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個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2個專精特新項目。
重大產業生機勃發
自開港以來,呂四起步港區集裝箱碼頭運營方滬通公司依托股東方資源優勢,持續推進內外貿航線開發工作,完成韓國“仁川線”的組貨及試航工作,成功開通江蘇沿海支線(連云港—鹽城—啟東—太倉)、南通沿海首條內貿直達班輪航線(呂四—黃驊)、南通首條集裝箱遠洋班輪航線(呂四—北非紅海),打造集裝箱碼頭“滬通快航”品牌,實現呂四至上海港“陸改水”班輪天天發班,為屬地及周邊外貿企業提供高效、快捷、價優的物流運輸新通道。
江蘇滬通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宙表示,今年,公司將繼續圍繞“拓市場、增航線、穩運營、促發展”工作思路,在股東方的領導下,以箱量增長、市場開拓、航線開發、效率提高為主線,持續做大做強“滬通快航”品牌,進一步探索鐵水聯運新通道,力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0萬標箱,開辟內外貿航線一條,確保各項任務目標完成。
作為啟東海工船舶產業的主陣地,也是全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啟東海工園始終錨定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海工及高技術船舶特色產業園區定位,以跨江融合向海圖強先行者的姿態,圍繞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不斷加快高技術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集聚,更高水平建設“大國重器”搖籃基地。
今年園區積極搶抓海工船舶產業快速發展機遇,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動岸線資源高效集約利用,推動落后產能“騰籠換鳥”,不斷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持續釋放科創活力,加快融入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不斷推動海工協創平臺實體化運作,促進園區企業內部訂單共建、技術共享、資源共用、人才共育,不斷擦亮“海工船舶就來啟東”的產業地標。
啟東·吳江高端制造產業園是承接上海、蘇南高端制造業外溢的重要平臺。今年圍繞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協同,打造“主機—配套”聯動發展的產業格局,聚焦閥門、模具、汽車等精密件及中端伺服電機等功能部件,推動與上海、蘇南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形成緊密配套,提升區域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以更高水平的協同創新、更精準的產業對接和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助力區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 潘瑾瑾 黃欣美 錢愛仁 記者 黃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