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黃浦江畔春意盎然。近日,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在上海舉辦投資環境說明會,知名外企、上市公司、行業龍頭齊聚,共商合作、共謀發展。活動中,30個優質項目簽約,涵蓋智能制造、工業自動化、半導體、特色文旅、高端酒店等領域,總投資額近150億元。這場盛會不僅展現了蘇錫通園區強勁的“吸金”能力,更彰顯了其作為長三角新興產業聚集新高地和外資投資熱土的獨特魅力。
新動能加速涌現
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記者梳理發現,30個簽約項目中,智能制造、工業自動化、半導體等園區主導產業項目占七成。
“選擇蘇錫通園區,正是看中了這里的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能力。”精密電子元器件制造項目負責人顧小敏表示,園區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設備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將為企業提供強大的配套支持和協同創新機會。
蘇錫通園區位于長三角核心區。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賦能下,園區GDP增速連續三年保持8%以上,工業產值三年翻番,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3倍,逐步形成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為主導的“3+1”產業體系。其中,智能裝備和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均有百億級項目入駐,產值年均增速超過25%,集聚度達70%以上,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喜人。
“蘇錫通園區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周邊集中了國內大型海纜企業,是我們企業首選的地方。”利臻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明山介紹,公司主要生產用于電纜的高分子材料,明年將進軍海底電纜超高壓材料領域。“園區已經提前幫助我們與國內大型海纜企業建立了聯系。”
投資蘇錫通的機遇不僅體現在傳統優勢產業,更蘊藏在新興產業領域。新落戶的江蘇漢可智能裝備項目專注于光伏和泛半導體鍍膜領域的大型智能工藝裝備研發制造;江蘇東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主導的“安踏生物基膜項目”致力于開發生物基原料制備的新一代防水透濕膜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這片創新創業熱土上,重點產業的高能級項目正加速集聚。
強平臺引領發展
外資加碼趨勢強勁
簽約名單中,樹脂環保再利用、汽車動力電池殼體、智慧保業科技等多個優質外資項目赫然在列。
“蘇錫通的活力,源于跨江跨國的開放底蘊。”蘇錫通園區黨工委書記虞越嵩表示。園區擁有中新合作、中奧合作兩大跨國合作優勢,累計吸引130多家外資企業落戶,實際利用外資近20億美元。
依托蘇新理事會、蘇通跨江聯動合作開發聯席會議、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聯動創新區等平臺,蘇錫通園區將新加坡與蘇州多年合作的資源快速轉化,累計招引100多個具有中新合作背景的優質產業項目。中奧合作則聚焦“生態+科技+制造”,重點圍繞機械設備制造、能源環境技術、汽車和生物制造等產業靶向招商,10多家德語區“隱形冠軍”企業相繼落戶并發展壯大。
會上,奧地利、新加坡、瑞士等十余國駐滬領事館嘉賓齊聚,紛紛點贊園區在跨國合作方面展現出的活力。奧地利駐滬總領事藍海睦說:“奧地利企業的成功彰顯了蘇錫通園區的商業魅力,這種密切友好的合作也是奧地利和南通關系的重要支柱。”
得益于“三國合作”平臺的強大溢出效應,園區的國際合作“百花齊放”,美國蕭氏地毯、法國宜柯谷林、日本音戶集團、廣島鋁工業、韓國吉明美汽配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將園區作為其長期發展的戰略要地,許多已落戶的外資企業不斷“加碼”。
“以首家落戶園區的奧地利企業施特萬為例,10年間其廠房面積和注冊資本均增長10倍;瑞士聯鋼精密更是4次增資,總投資達4億美元,全部達產后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35億元。”蘇錫通園區投資促進局局長黃海燕表示,這次簽約的外資項目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進一步彰顯了蘇錫通園區開放創新方面的吸引力。
新格局釋放活力
文商旅體多元融合
高端康養、國際馬術、精品酒店……新簽約的7個文旅項目,讓人對蘇錫通園區構建產城融合新格局、打造文商旅體融合發展“金名片”充滿憧憬。
作為南通中心休閑旅游商圈的核心引擎,蘇錫通園區正以規劃的9平方公里的蘇通樂園為支點,構建特色休閑文旅片區、國際綜合服務片區和濱江生態休閑片區“三大片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南通中心楓葉小鎮奧特萊斯、城市IP“藍叒叒”等項目相繼“出圈”,成為區域文旅產業的新亮點。
“按照‘3年初見成效、5年基本建成’的發展目標,蘇通樂園未來將打造成為集主題度假、親子運動、生態休閑、體育賽事于一體的濱江文商旅體綜合體。”蘇錫通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曉峰介紹,“三大片區”中特色休閑文旅片區已初具規模,楓葉小鎮奧特萊斯、長江生態文化園等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勝地,森上馬術俱樂部等重點工程也將在年內投入運營。
以“文商旅體一體融合”為目標,蘇錫通園區積極推動文旅產業向“多元業態”轉型升級。古井文商旅板塊投資的長三角高端康養度假項目,將填補區域市場空白;森上馬術俱樂部已建成國際標準賽級場地,預計5月開業,正在策劃舉辦一系列馬術賽事,助力園區“體育+旅游”深度融合……此次簽約的文旅項目涵蓋體育、旅游、商業等多個領域,將為南通中心休閑旅游商圈未來“出圈”引入源頭活水。
記者 劉璐 吳霄云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