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縣域富民產業具有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特點,其發展能夠有效提升鄉村產業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市依托鄉土資源和產業基礎,積極探索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的有效路徑。通過做強優勢產業、做優特色產業、做大新興產業,構建農業全產業鏈體系,繪就了一幅幅南通鄉村好“豐”景。
發展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要把地域特色、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與市場需求結合在一起,堅持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在我市,我市疊石橋家紡、如皋花木、如東海鮮等地域產業不斷壯大,如皋黑塌菜、如東狼山雞、海門山羊肉等特色農產品聲名遠揚。其中,如皋以黑塌菜為特色,從品種選育、種植技術到品牌營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體系。當地通過建立黑塌菜種植示范基地,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提高了黑塌菜的品質和產量;同時,積極打造黑塌菜品牌,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展銷會等渠道,將黑塌菜推向更廣闊的市場,讓這一特色農產品成為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對于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我市不斷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提高農產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如皋,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提高了農產品加工的效率和質量。一些企業采用低溫脫水、真空冷凍等先進技術,對無花果、蔬菜等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生產出無花果干、脫水蔬菜等產品,不僅延長了農產品的保質期,還提升了產品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的需求日益增長。通州區的一些鄉村依托優美的田園風光和豐富的民俗文化,開發了鄉村旅游項目。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農事活動,如采摘水果、種植蔬菜等,還可以品嘗農家美食,感受鄉村生活的樂趣。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壯大縣域富民產業,關鍵是要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在海安,一些農業企業與農戶簽訂合作協議,企業為農戶提供種苗、技術、銷售等服務,農戶按照企業的標準進行生產,產品由企業統一收購。企業還拿出一部分利潤,按照農戶的種植面積或養殖數量進行分紅,讓農戶切實享受到產業發展的紅利。這種聯農帶農模式,不僅提高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互利共贏,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