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細則更明了 金融服務更精準
4月12日,通州灣示范區高端裝備臨港產業園內,一場主題為“金融助企、藍灣新程”的政銀企對接會,吸引16家海工裝備企業和10余家金融機構參與。政、銀、企三方齊聚一堂,政策解讀、融資方案、企業訴求交織碰撞,猶如一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的“及時雨”。
“‘兩新’政策加力擴圍,需注意這三個關鍵節點……”示范區經濟發展局的“政策講堂”剛開場,企業代表紛紛舉起手機拍攝PPT;財政金融局工作人員結合鮮活案例,金融助企政策條文讓人一聽就懂。欽實佳美海工裝備項目財務總監陳浩邊記錄邊感慨:“政策細則一站式全搞清楚了,這樣的服務真是送到了我們心坎上!”
現場,金融機構比拼起服務創新。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圍繞融資成本等企業關切,提供低息定制化融資服務,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華泰證券專家以新“國九條”為切入點,為企業梳理IPO路徑,吸引企業代表的目光。海匯資本的“以租代購”方案引發熱烈反響,長風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負責人現場算起了賬:“采用融資租賃方式更新生產線,能減少2000萬元流動資金占用,這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作為長三角海工裝備產業新高地,通州灣示范區已形成350億元級產業集群,匯聚20余個重大項目,企業的訴求既有共性也有個性。面對多元化需求,活動專門提供了一場金融“專家會診”。針對一家龍頭企業上市需求,示范區啟動“上市陪跑計劃”,協調專家一對一輔導;針對配套企業應收賬款難題,銀行與商業保理機構創新推出“供應鏈金融 + 動態保理”組合方案;招商工作人員更是穿梭于銀企之間,助力匹配最合適的金融產品。
“以更高效的服務機制、更開放的對接平臺,為企業紓困解難、賦能增效,助力通州灣海工裝備產業發展。”示范區財政金融局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優化金融服務生態,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創新金融產品供給,為示范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吳霄云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