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朱文君)昨天,市委書記吳新明深入通州區企業、農村、城鎮等地,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抓好實體經濟運行、鄉村全面振興、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等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為全市勇挑大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每到一處,吳新明都進車間、看產品、問銷售,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總體經營情況,回應企業關切。在紅星空壓機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江蘇海泰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納設智能裝備(江蘇)有限公司等企業,吳新明勉勵企業持續強化創新主體地位,瞄準市場需求,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以差異化發展搶占細分市場份額。在江蘇伊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吳新明希望企業把握發展機遇,深耕國內市場,深化產業布局,更好拓展新空間、爭創新優勢。在南通藝源紡織集團,吳新明仔細詢問出口訂單情況,他說,面對國內外形勢變化,既要保持定力、加強研判,又要堅定信心、積極應對,進一步加強產品創新研發,切實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吳新明要求,要全力以赴為企服務,把惠企政策舉措落實到位,推動信息直達、政策直達,有效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助力企業發展提質增效,多措并舉穩就業穩經濟。
近年來,通州區東社鎮東平村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蘆筍等為主的特色產業。吳新明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全面提升村集體自我“造血”功能,帶領農民更快邁向共同富裕。
在東社鎮開心田園生態農場,吳新明與農場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種植、產品銷售等情況,希望他們進一步做好“農業+”文章,以自身的發展壯大,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他叮囑屬地要做好農文旅深度融合文章,進一步挖掘和釋放農村價值,加強農業人才培養,吸引優秀人才返鄉創業,讓更多人在農村這塊希望的田野上展現風采。
通州區石港古鎮、余西古鎮均有千年歷史,吳新明走進古鎮街巷、民居等地,與當地居民和基層干部深入交流,了解歷史文化、建筑風格、保護發展等情況。吳新明說,古鎮承載著南通深厚的歷史文化和鄉愁記憶,要通過科學保護與開發,讓它們活起來、美起來、火起來。要加強資源梳理整合,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價值,找準定位,科學制定保護發展規劃,補齊設施短板,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改善人居環境,同時引入市場化運營理念,在項目培育和業態打造上下足功夫,打造精品文旅產業,探索人文經濟學南通新實踐。西亭脆餅制作技藝、石港新中乳腐釀制技藝均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新明實地察看傳承保護、產品制作等情況,希望在發揚傳統制作技藝的同時,與時俱進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生活方式等相結合,不斷增強產品吸引力,推動非遺創新性發展,更好實現活態傳承。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