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王穎 通訊員周存軍)端午前后正值育秧沖刺期,各地緊抓農時,積極投入育秧工作。在海安,種田大戶與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機械化作業,紛紛開展為農服務,顯著提升育苗效率的同時,也為豐產增收奠定基礎。
“剛揭膜的秧苗葉片嬌嫩,易受蚜蟲、灰飛虱侵害,因此揭膜后需立即進行莖葉處理。”在大公鎮周小兵家庭農場,負責人周小兵正忙碌于秧池管理,揭膜、噴灑農藥等工序有條不紊。今年,農場為周邊農戶提供了約900畝的育秧、插秧“一條龍”服務。
墩頭鎮五一家庭農場同樣一派繁忙景象:秧盤整齊排列在秧池內,部分秧苗已破土而出。農場負責人陸華介紹,今年農場育秧面積35畝,可服務2800畝大田作業,其中社會化育秧服務300畝。
目前,海安擁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1535家,這些主體提供耕種管收等單一環節或全程服務,年服務面積約107.1萬畝。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