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鮮聞播報 即時發布 視頻直播 圖說南通 理論圓桌 江海評論 財富天地 熱點專題 通知公告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市級機關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堅定信心 鼓足干勁扛好經濟大市挑大梁使命責任

      2025

      06-10

      09:52

      來源

      南通網

      舉報

      分享

      連日來,市級機關各部門迅速學習貫徹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表示,要進一步堅定挑大梁的政治自覺、強化挑大梁的使命擔當、把準挑大梁的實踐路徑,落細落實挑大梁“四個著力點”,把發展的步子邁得更快、更大、更穩,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推動科產融合,闊步向新而行

      全會提出,要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堅定不移走創新引領、項目支撐、集群發展的制造強市之路,更好服務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吳佳華表示,該局將聚焦科技招商突破,壯大創新企業集群,確保全年新招引科創項目1800個;聚焦特色園區培育,推動省級以上高新區新質轉型,培育10家科技創新型特色園區;聚焦平臺轉型升級,推動創新平臺市場化轉型、產業化發展,積極爭取全國重點實驗室取得新突破;聚焦科創要素統籌,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雙月例會制度,加快打造一批科技服務業集聚區、科創金融生態圈,集聚更多耐心資本,助力更多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今年1—4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幅列全省第二。如何牢牢把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這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把工業經濟這個“引擎”造得更大更強?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曹雁卉表示,全市工信條線將堅持創新驅動,培育更多企業技術中心,加快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大力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持續開展產業鏈招商,落地更多優質項目,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占比,打造更多工業垂類大模型,加快“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此外,還將推動更多技術產品迭代升級,實施一批重大技術難題協同攻關項目,爭取更多研發成果就地孵化、隔墻轉化,當好產創融合排頭兵,持續發揮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現代工業名城,充足的財政投入是強有力保障。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曹金海表示,該局將積極向上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券等政策資金,以及政策性金融工具,著力支持“兩重”“兩新”; 優化完善市級惠企政策,持續豐富財政政策工具箱,提升政策精準性、時效性,支持重大科創平臺建設,切實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促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政府投資基金布局和投資,大力開展資本招商,全力投早投小投科技;強化財政金融聯動,深入推進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建設,用好風險補償、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政策,發揮蘇科貸、財信保、江海貸等財政金融產品作用,更大力度支小、支科。

      “我們將聚焦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重點方向,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更好發揮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產業等母基金撬動作用,加快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建設,服務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市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處負責人朱嶸飛說,市發展改革委還將抓緊出臺我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聚焦科技、軟信、綠色服務等技術引領型和金融、人力資源、高端專業服務等要素支撐型行業,同步推進項目招引、企業培育、生態構建等工作,推動我市生產性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聚力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爭取建設方案盡早獲批,精準鏈接上海、蘇南,加強規劃層面互動銜接、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聯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

      推進改革開放,奏響協同強音

      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高洪軍表示,緊扣全會重點任務,全市商務系統將精準高效抓招引,吸引高質量外資項目落地,深化“外企大走訪”活動,擴大增資擴股和利潤再投;多措并舉穩外貿,穩住對美出口,拓展東盟、中東、拉美等多元市場,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加快建設外貿特色集聚區,提升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水平;提升開放載體能級,打造特色產業園區,深化跨江跨國合作,與上海、蘇南共建一批合作園區;完善園區運行機制,深化“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推進“一區多園”模式,探索推進制度型開放。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聚焦全會提出的“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各部門正持續打造“萬事好通”營商服務品牌,進一步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牢固樹立‘寓監管于服務’‘監管為民’理念,努力做到服務企業辦事貼心周到,幫助企業降本增利有求必應,規范涉企檢查執法無事不擾。”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加明表示,將深化企業全生命周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和信用修復“打鈴提醒+免申即享”服務,為企業提供“家門口、一站式”政務服務;深化“旗艦領航”行動,辦好“市事通”會客廳和“換位跑一次”活動,為企業精準提供服務;全面實施市場監管領域“綜合查一次”集成監管試點,升級出臺市場監管免罰輕罰清單5.0版,為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營造預期穩定、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朱永劍表示,全市稅務系統將落實好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任務,深入推進稅費征管“強基工程”打造效能稅務,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在更多領域開發應用數字化產品,實現減負增效、風險防控的“雙提升”;發揮稅收穩外資穩外貿作用,更大力度服務跨境電商,深化“稅路通·蘇服達”跨境稅費服務品牌建設,為企業“走出去”加力賦能;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探索擴圍跨區域業務辦理,拓展“惠企通”平臺應用,拓寬“稅(費)銀聯辦”應用場景,讓涉稅費事項快辦易辦好辦。

      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全會提出,要聯動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全市上下正以更快的步伐追江趕海,“下一個萬億”的宏偉藍圖在海上徐徐展開。

      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市海洋發展局統籌推動海洋經濟、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發展,培育壯大海洋新質生產力。市海洋發展局局長張興國表示,將加快涉海項目建設,全力推動在手、在建涉海項目早開工、快建設;加強海洋產業招商,全力招引布局一批具備補空白、強弱項、國產替代功能的優質海洋產業項目;加強海洋科技創新,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提升海洋經濟貢獻度,推動涉海企業入規納統、形成更多“藍色增量”。南通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孫濤表示,將聚焦加快建設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全力服務海洋強市和“水運江蘇”南通方案升級版建設,積極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

      南通作為長江入海口的重要城市,承擔著守護長江生態的關鍵責任。市攻堅辦綜合組組長葛亮表示,將持續加強與長三角地區沿江城市的溝通協作和各縣(市、區)統籌推進,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及配套管網建設;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快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能力,在推進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美麗南通建設、守好出江入海生態屏障方面不斷發力。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雷表示,水利部門將統籌推進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系統治理;扎實做好防汛抗旱防臺各項工作,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確保萬無一失;加快構建現代水網體系,今年目標新增區域治水覆蓋面積1000平方公里,建設幸福河湖1300條段;聚焦水環境突出問題,實施江河聯治,河岸共治,推動城鄉水生態環境再上新臺階。

      走實共富之路,共繪幸福畫卷

      全會提出,扎實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突出以人為本,推動共同富裕更加可感可及。

      圍繞“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這一目標,人社部門從拓崗位、保重點、提技能、優服務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就業工作擴容提質。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一鳴表示,將著力搭建重大項目人力資源對接平臺,強化就業與產業協同,為重點企業提供崗位歸集儲備、專項技能培訓、人才供需匹配、就業政策支持等“全鏈式”服務;全面實施“技能南通”系列行動,探索開展“學歷+技能”貫通培養試點,支持勞動者以一技之長創造美好前程;加快建設與現代產業體系相適配的人力資源市場、人力資源產業園;實施重點群體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為廣大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提供全天候、多樣化、高品質的就業服務。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全市教育系統將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好人民滿意教育體系,推動好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服務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推進教育強市建設。”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孫劍波表示,將加快托育一體化發展,推動集團化辦學廣覆蓋、提質效,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示范高中,支持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發揮優勢、辦出特色;創新人才培養選拔模式,深化校地融合服務產業鏈,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通才回通”,打造“南通好學”服務品牌,以教育“軟實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硬要求”。

      產業越來越旺,農民腰包也能越來越鼓。“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產業融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軍表示,農業農村部門將堅持延鏈補鏈強鏈,強化現代農業招商,做強優質糧油、規模畜禽、特色水產、綠色果蔬等4個百億級主導產業,打造一批超十億元縣域優勢特色產業,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加快構建“4+7+N”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扶優培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與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劍鋒表示,全市民政部門將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進一步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物質救助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升級,切實保障好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切身利益;加強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堅決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找準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結合點,聚焦銀發經濟、甜蜜經濟、地名文化等新業態,打造新模式、新場景,激發民生經濟新動能。

      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也源自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智表示,將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旅產業,一方面加大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完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另一方面,深挖江海文旅產業底蘊,創新“文旅+百業”業態,著眼水上文旅、低空旅游觀光等新賽道開拓大市場。同時,大力優化文旅服務,緊扣江蘇城市足球聯賽“爆火”熱點,推動南通文旅強勢出圈,努力擴大“江海有情,南通有請”品牌影響力。

      本報記者 沈雪梅 王瑋麗 嚴春花 吳霄云 張亮 王穎 陸薇 彭軍君 何家玉 沈樑 張堅

      [編輯: 姚沁辰 ]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免费无码婬片aaa直播表情|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无码AV大香线蕉|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