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瑞典重型汽車生產商斯堪尼亞在中國首個重卡生產基地內,一座產量達到每年5萬臺的超級工廠正“蓄勢待發”。車間內,自動化機器人與技術人員協作共生,為四季度正式投產做準備;車間外,如皋研發中心正加快建設,未來將從這里向國內外相關機構提供技術服務。斯堪尼亞如皋制造基地,是如皋市生產性服務業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如皋市以載體平臺建設為抓手,以重點企業培育為突破口,著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安上“加速器”。2024年,如皋實現服務業增加值778.7億元,增幅5.5%;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348.16億元。
如皋大抓生產性服務業的決心很大,在其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出未來發展的新信號:“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用研發設計、軟件信息、科創金融等賦予制造業“聰明的大腦”和“隱形的引擎”。
以港航服務業塑優勢
開創以港強市新局面
近日,一艘從上海羅涇轉運,裝載金鷹集團旗下亞太森博(江蘇)漿紙有限公司工業原料的貨輪成功靠泊長源國際碼頭,并于當日完成貨物裝卸。
“我們原先外貿船靠泊上海羅涇或者常熟,在那邊清關后再通過貨車運至工廠,現在在碼頭的協助下,將公路運輸調整為水路運輸。”金鷹(如皋)產業園副總經理金烽說,在如皋市委、市政府及如皋海關的支持下,預計6月中旬,外貿紙漿船將直接靠泊長源國際碼頭,屆時將省去轉運環節,這將極大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在“以港強市”港產城融合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今年2月,長源國際碼頭與亞太森博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合作是基于彼此優勢互補的戰略選擇,一方面助推了長源國際碼頭貨種結構調整,另一方面為亞太森博提供了新的高效物流通道,降低了綜合物流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實現了雙贏。
現代物流貫通一、二、三產業,長源國際碼頭的蓬勃發展,是如皋堅持把港航服務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推動“以港強市”戰略在高水平開放中實現新突破的生動實踐。
在港口物流體系建設方面,如皋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梯隊。截至目前,如皋擁有A級以上物流企業6家,其中5A級1家、4A級4家,省級重點物流基地1家,重點物流企業3家。在產業集群培育方面,如皋已形成以中林如皋港務集團、如皋港集團為龍頭的大宗商品及散雜貨物流企業群,以陽鴻倉儲為龍頭的化學品倉儲企業群,以永友糧油為龍頭的糧食倉儲貿易集群。在航線網絡拓展方面,如皋港累計開辟43條航線,其中內貿航線30條、外貿航線13條,2024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868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64.1萬標箱,同比增長4.5%。
港口物流只是“冰山一角”,生產性服務業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滲透到如皋制造業的各個領域。
以科技服務業強支撐
賦能產創協同新發展
6日,記者走進江蘇瑞利山河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實驗室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現代化、智能化的實驗空間。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項目的硬裝工程已基本完成,定制化試驗臺、高精尖檢測設備陸續就位。
瑞利山河是一家集檢驗、檢測、認證、評價及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檢驗檢測機構,先后被認定為南通市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項目改造完成后,將實現檢測設備與數字化檢測平臺相對接,通過打造一體化檢測系統,實現檢測流程的無縫銜接和數據的實時共享。”瑞利山河數字化事業部負責人滕海濤介紹。
目前,如皋已培育形成以瑞利山河為代表的一批科技服務業標桿企業。在“產創協同”戰略的引領下,如皋以“一線孵化、如皋轉化”協同創新模式,著力突破縣域科創資源不足瓶頸,華理-如皋(上海)合成生物概念驗證中心、上海霖鼎光學精密光學技術創新中心、機動車氫能檢測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務業項目先后落地實施。斯堪尼亞、思源電氣等產業龍頭企業成立獨立法人研發中心,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帶動產業鏈創新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如皋在庫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61家,其中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2家。
“當前及未來一個階段,如皋將重點引進科技服務企業、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機構和新興生產性科技服務業項目。”如皋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標到2027年,如皋規上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達15%以上,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90%。
以軟信服務業增動能
點燃產業轉型新引擎
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如皋軟件園正成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作為園區重點企業,江蘇順豐通訊服務有限公司持續釋放潛力,新上“順豐通訊數據分析服務平臺項目”。記者11日在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有序進行結構改造、水電管線鋪設和地板安裝等作業。
“項目已進入內部裝修關鍵階段,預計四季度全面竣工。”項目負責人章磊介紹,該項目計劃投入2500余臺(套)軟硬件設備,打造集智能化服務平臺、地圖標注、商品標注、陸運資源共享平臺、貨車安全運行風險干預平臺、全網大客戶專項服務業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全方位助推順豐產業數字化轉型。
作為省級軟件園,如皋軟件園內以順豐為代表的老企業持續深耕,新企業不斷涌入,園區呈現梯度成長的良好態勢。目前,園區集聚了一批以順豐、攜程、美團、普瑾特、旋龜科技為龍頭的服務外包企業,以凌志軟件、融石信息為龍頭的軟件研發及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以儒云眾擎、雙柳科技、光硅科技為龍頭的基礎物聯網企業,以天正信息、九識智能、蘇啟智能、云翼創新等一批低空經濟產業項目,一個基礎完備、特色鮮明、鏈條集聚的產業體系呼之欲出。
為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如皋還鼓勵大中型制造企業剝離發展軟件開發、信息服務等業務,挖掘一批工控軟件、工業互聯網、智能數字集成、智能制造等潛力企業,培育新興增長點。其中,南通辰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離出來的辰同軟件公司,年營業收入已超千萬元。截至目前,如皋在庫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29家,其中營收超億元企業3家。
記者 陳嘉儀 通訊員 吳青青 薛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