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南通思瑞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內,兩臺新購置的龍門加工中心正高效運轉。“這些設備讓我們的硅鋼片產品精度達到微米級,產品遠銷國內外,訂單同比增長近50%。”思瑞機器行政副總經理曹萬健感慨,公司原本主營皮革加工設備,三年前因行業飽和面臨轉型危機,正是“蘇質貸”提供的900萬元專項貸款,助力企業成功轉向高端裝備制造領域。
央視《新聞直播間》6月23日聚焦南通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點贊我市市場監管部門以“蘇質貸”為抓手,將企業質量信用轉化為融資優勢的實踐成果,為各地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提供了“南通樣本”。
小微企業融資難,難在“輕資產、缺抵押”。市市場監管局以“質量強企”為切口,首創“蘇質貸+蘇質融”生態體系,用制度創新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國率先出臺《“蘇質融”業務指導意見》,開發專屬統計分析系統;建立動態名單庫、銀企雙向推送、風險共擔、貼息獎補四項核心機制。推動全省首筆“質量+融資租賃”“質量+商業保理”業務落地南通;聯合財政、金融部門推出1%貼息政策,引入省財政風險補償基金,引導銀行讓利企業。
美澤風電設備制造(江蘇)有限公司也是“蘇質貸”的受惠者之一。作為質量信用A級企業,公司通過“蘇質貸”獲得800萬元融資,并享受1%貼息優惠,節約成本8萬元。“資金注入后,我們快速推進技術研發,成為遠景新能源等龍頭企業的合作伙伴,2024年營收突破1億元,同比增長12.1%。”企業負責人介紹。
除了“蘇質貸”,在知識產權融資領域,我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創新開展“通知融”,通過“蘇質貸+通知融”雙輪融資模式驅動,將企業的“質量基因”“知識產權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讓小微企業從“求生存”邁向“謀突破”。
圍繞“通知融”服務品牌打造,我市出臺《支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若干政策》《質押融資補助實施細則》,對市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通過專業服務機構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所產生的相關服務費,給予不超過70%的服務費補助。啟動生物醫藥領域知識產權ABS證券化項目,由10家企業構建專利池,通過入池企業與信托公司簽署知識產權許可協議構造基礎資產,預計首次發行金額1億元。
從“救命錢”到“發展金”,“蘇質貸”“通知融”正成為南通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相關工作開展以來,已累計為2944家次民營企業輸送326.59億元融資,相當于平均每家企業獲得超千萬元“及時雨”。為推動需求和供給有效對接,市市場監管局還開展了“一站通”“入園惠企”等活動為銀企雙方牽線搭橋,推動質量和知識產權真正從“紙上權利”變成“真金白銀”。
“以前找銀行貸款,要么抵押房子要么找擔保,現在憑企業質量信用和知識產權就能貸到款,利率還更優”。在江蘇鵬舉半導體設備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看來,政府搭臺、市場運作、企業受益,當質量信用和知識產權成為融資硬通貨,企業從“要我講質量”轉向“我要提質量”。
“我們正在探索將質量信用與標準創新、品牌培育深度融合,未來企業的質量畫像將更立體,融資可得性、便利性還將進一步提升。”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蘇質貸”“通知融”不僅是破解融資瓶頸的“關鍵鑰匙”,更是推動“質量強企”向“質量強市”躍升的堅實橋梁。市場監管將努力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小微企業加速成長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小巨人”企業矩陣。
本網記者 王瑋麗 本報通訊員 胡俊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