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用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個人征信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信用卡申請、租房、求職、金融借款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關鍵作用。近年來,人民銀行南通市分行積極踐行征信服務職責,通過開展征信知識普及活動、優化征信服務流程等舉措,讓更多市民“學好‘信’用好‘信’”,共同守護“經濟身份證”。目前南通全市信用報告查詢服務點共50個,數據顯示,2025年1—5月線下征信查詢超16.5萬人次,同比增長2.5%。
信用狀況至關重要
“一定要關注自己的信用記錄,護好這張‘經濟身份證’。”市民陳女士在接受采訪時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此前因為不小心信用卡還款逾期了,她在購房申請房貸時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這次經歷也讓陳女士改變了刷卡消費習慣,她說,“我把自己的銀行卡進行了整理和清理,并定期關注查看信用卡消費、額度和還款信息,努力維護好自己的信用。”
如今,像陳女士一樣逐漸意識到征信重要性的市民越來越多。“無論是申請信用卡、購房還是貸款等,一份良好的征信報告往往是關鍵的敲門磚。”人民銀行南通市分行征信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個人征信記錄著個人的信用信息,這些信息是金融機構廣泛用于信貸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關愛信用記錄,及時了解和維護自己的信用狀況,對于每個人的經濟生活都至關重要。
日前,人民銀行南通市分行舉辦征信知識親子挑戰賽。賽后,獲獎家長代表俞女士表示,她將言傳身教,幫助孩子樹立誠信意識,成為講誠信、守信用的小公民。此次活動是人民銀行南通市分行積極開展征信知識普及活動的一次生動實踐。
近年來,該行深入社區、商場、學校等地,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講座、設立咨詢點等多種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向市民講解征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維護良好的信用記錄。同時,還借助線上平臺,推出征信知識短視頻、圖文講解等內容,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提升公眾的信用意識。
“征信修復”皆是陷阱
信用時代,征信報告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不法分子也從中嗅到了“商機”,利用部分信息主體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心理,打著“征信修復”等幌子設下重重騙局。人民銀行南通市分行對此也提醒,征信不存在花錢找機構“修復”“洗白”等概念,聲稱收費刪除不良記錄的行為均屬騙局。
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最常見的征信修復套路主要有四種:首先是虛假宣傳,不法分子以“征信修復”等名義發布廣告,承諾能通過特殊渠道為失信人清除不良記錄,并要求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個人信息,騙取高額代理費。其次是偽造材料,不法分子通過偽造虛假的證件、證明等材料,聲稱可以幫助受害者到機構進行征信異議申訴,從而騙取錢財。再次是編造謠言,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等渠道散播不實言論,營造征信修復合法化的假象,借此收取高額費用,誘導受害者上當受騙。此外,不法分子還謊稱可以通過開展加盟培訓班教授相關技巧,收取高額學費,甚至誘導受害者從事非法活動。
“征信記錄是信用歷史的真實反映,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任何單位及個人無權刪除或者修改。”人行南通市分行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所謂的征信‘修復’操作實則是偽造證據或惡意投訴,消費者若輕信此類服務,不僅個人信息面臨泄露風險,更可能遭受財產損失。”
征信服務持續優化
“在附近的銀行代理點就能查詢打印信用報告,非常方便!”20日,在郵儲銀行代理點,市民李先生在自助查詢機上驗證身份后,其個人信用報告迅速打印出來。他點贊銀行征信服務時說,多年前打印征信報告需要趕到政務中心,現在附近銀行網點就能查詢,“為我們省下了好多腳力。”
個人信用記錄影響著生活方方面面,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個人以及企業的信用報告查詢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目前,我市各商業銀行代理點和人民銀行自助查詢機,以及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任一營業網點的智慧柜員機均可查詢打印。
此外,市民還可通過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云閃付App以及工行、農行等銀行的手機銀行App、商業銀行網銀進行線上查詢。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民群眾如對征信記錄有異議可以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申請,如認為自己征信權益受到侵害,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銀行派出機構征信管理部門投訴,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個人信用報告如出現不良信息,其期限為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超過5年的則予以刪除。”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民群眾如擔心征信報告中出現逾期,擔心影響借貸等需求,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良好的還款習慣,理性借貸、避免再次逾期,保持良好的還款記錄一段時間后,征信報告歷史的逾期記錄隨著時間逐步減少。
個人征信是現代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好信、用好信,可以讓我們的金融生活更加便捷、美好。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加強征信服務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幫助市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征信知識,為建設信用南通、賦能美好生活貢獻更多力量。
本網記者 張水蘭 本報通訊員 黃婕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