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徐書影)昨天,高溫來襲,在如東沿海,一條由風電場與光伏電站組成的綠色“風光帶”正全力捕風吸光,全天輸送超40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大約可滿足400萬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截至目前,如東縣新能源裝機已突破800萬千瓦,累計上網電量超810億千瓦時。
如東是海洋資源大縣,近年來堅持“向海發展,耕海圖強”不動搖,加快構建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三大主導產業,發布海洋強縣行動方案,明確實施海洋產業提級、科技創新提升、綠色數字化提效、基礎設施提檔、重點園區提質等五大行動,力爭到2030年,培育形成7大海洋產業、3家海洋特色產業園區、15家省級以上高端研發平臺、20家優質龍頭企業,海洋產業增加值突破800億元。
向著大海,追“風”逐“日”。20多年來,如東先后招引中廣核、龍源、華能、國電投、通威等一批能源巨頭企業落戶。為強化新能源產業配套能力,如東還以“強鏈補鏈”作為關鍵抓手,培育出中天科技、海力風電、強生光電等一批本土裝備制造企業,同時引進重通成飛、上海電氣、遠景能源等風電制造行業領軍企業入駐,逐步實現了從海纜制造、主機裝配、葉片生產、塔筒加工、光伏組件裝配到海上運維服務的全鏈條覆蓋,構建起完整且協同高效的新能源全產業體系。
與海為鄰,向海而興。在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總投資30億元的亞達綠能船海裝備項目一期已竣工投產,二期全面開工建設,該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年產5萬噸高端海工裝備;總投資11億元的永大重型化工裝備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建成后預計年產5萬噸重型化工裝備;總投資30億元的遠東海纜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達產后可年產2000公里光纖復合海纜、特種電纜,6000公里高性能特種海光纜和2.7萬個電纜附件,將補齊如東風電裝備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據統計,過去兩年間,如東沿海板塊累計落戶億元以上項目104個。
為進一步打通向海發展通道,當下,如東正在加緊推進金牛碼頭工程建設。2023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如東洋口港口岸擴大開放至金牛作業區,擴大開放岸線長度4500米、3個5萬噸級通用碼頭泊位。目前,該工程W1通用泊位已通過交工驗收,N1、N2泊位正在加緊推進樁帽施工,整座碼頭全面建成投運后,將有助于如東沿海港口向腹地產業布局靠攏。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