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時順道辦了社保查詢,3分鐘就搞定!”上周,海安喜潤城商場一樓的政務服務點,讓市民王女士著實體驗了一把“購物辦事兩不誤”的便利。
商圈里能辦事、逛街時辦正事,這種便利正是海安高新區“支部進商圈”黨建創新的民生饋贈。今年,海安將政務服務嵌入商圈人潮中,“便民窗口”與“流量入口”的化學反應,讓15分鐘服務圈更加貼近生活場景,政務服務多了一份“人間煙火”。
逛街辦事兩不誤
“嘀……”隨著一聲輕響,喜潤城黨群服務中心政務服務點的自助服務終端亮起藍光。市民繆符燕熟練地點擊屏幕,將身份證貼在感應區。不到30秒,一張清晰的身份證復印件就從出紙口“吐”了出來。繆符燕是喜潤城商場的一名員工,在她看來,商場的政務終端就像“移動的窗口”,讓她徹底告別“請假跑腿”,既省時又省力。
在喜潤城商場一樓,放著4臺自助服務終端機器的政務服務點,如今成為商場的“流量新焦點”,日均服務超百人次。走上前發現,終端機上社保查詢、不動產查詢等高頻服務選項被磨得發亮,旁邊還貼心標注著辦理流程。
今年3月,海安高新區主動對接海安市數據局和稅務局,在喜潤城引入“政務+稅務”新服務,回應居民商戶訴求,由社區黨員志愿者輪流駐點,為辦事群眾提供貼心引導和幫辦服務。通過政務自助設備,群眾可以方便查詢、打印個人社保、公積金、房產證明等信息,實現“逛街途中辦成事”。通過稅務設備,喜潤城的商戶“不出商圈”即可辦理完稅證明、代開發票等多項業務。
文化磁場聚人氣
7月4日晚,“職工好聲音”總決賽在海安喜潤城火熱上演。中庭舞臺的精彩表演、愛心驛站的休憩身影、服務臺的志愿解答——這些畫面正是海安高新區“支部進商圈”黨建新模式“出圈”實景。
在海安,黨建活動成了商圈的“吸粉神器”。看球賽、聽宣講、觀演出,這些活動讓商圈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磁場,成為吸引人氣的“流量密碼”。
“文化活動現場的火爆人氣促成了簽約。”喜潤城企劃部經理薛曉岑回憶,前段時間,某商超總部來商場考察時,恰逢中庭正在舉辦文化惠民活動,直接被這人氣“圈粉”了。
為啥一場活動能簽約一個項目?這背后是黨建帶火人氣、人氣帶火生意、生意帶火經濟的連環效應。據統計,黨建活動期間,喜潤城商場活動日客流量較平時增長20%,銷售額增長15%,商家營業額提升近30%,這組數據很好地詮釋了“黨建也是生產力”。
當紅色文化以親民姿態融入商圈,既收獲了群眾喜愛,又拉動了消費增長。今年,海安將提振消費作為穩增長、惠民生的核心抓手,圍繞“首店引領、場景煥新、產消聯動”精準施策、協同發力。隨著惠明洞、達美樂等8家首店入駐,首店營業額占比超53%的喜潤城,已成為海安商業的新地標。
服務跟著人群跑
“人在哪里,社區服務就在哪里”,海安街道洋港社區黨總支書記雍海飛的這句話,道破了商圈黨建的核心邏輯:服務跟著人群跑。今年以來,海安大力推進支部進商圈,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商圈治理、賦能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海安高新區在喜潤城整合資源打造了以“一站三點四廊”為服務矩陣的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在這里,全科社工驛站日均接待30人次咨詢,先后處理各類糾紛225件,社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縮短為“零距離”。
在餐飲聚集區,不少門店外張貼了“愛心商戶”標識,為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等提供免費茶水和餐飲折扣。“很感動,很貼心。”一位正在歇腳的外賣員說。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關懷,正是商圈黨建的溫度所在。“近期高溫不斷,我們還在6號門位置設置了愛心冷飲驛站,為戶外工作者免費提供冷飲,送上夏日清涼。”喜潤城總經理張培軍介紹。
從自助終端的高效便捷,到文化活動的聚勢引流,再到愛心驛站的溫情服務,“支部進商圈”的創新實踐正在重新定義政務服務的邊界。當辦事窗口融入商業空間,當紅色基因邂逅城市煙火,帶來的不僅是“逛街辦事”的便利體驗,更是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的生動答卷。 通訊員 梅叢婧 蘇丹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