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區“美麗農村路”片區建設持續推進——
仲夏時節,驅車行駛在海門區常樂鎮常勝村的“白改黑”常勝南路上,黑色的路面如絲帶般蜿蜒,泛著銀光的護欄與綠樹白墻相映成趣,太陽能路燈在傍晚時分次第點亮,村民們沿著平整的道路散步休閑,一幅“路暢、景美、人悅”的鄉村圖景躍然眼前。
從“試點示范”到“區域聯動”
2025年,海門區在延續“路安、路富、路美”循環片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啟動常樂鎮、三廠工業園區、海門高新區、三星鎮、正余鎮五個新片區的“美麗農村路”建設,涉及30條農路、總里程60公里。其中,常樂鎮錨定“高質量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鄉村振興示范區”目標,決定采取“九村聯動共建”模式,對玉竹、常中、匡北等五村道路實施“白改黑”工程,通過路面病害修復、硬質路肩加固、入戶道口優化等工作筑牢瀝青砼面層加鋪的基礎,為全區農路提檔升級樹立標桿。
“我們以‘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為理念,將道路改造與路域環境整治、公共設施配套同步推進。”海門區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全區通過片區化打造,實現“安全防護+品質升級+環境美化”全面提升。
細節處彰顯民生溫度
在片區打造工程中,一項項“微改造”讓村民直呼“貼心”:常匡西路兩旁安裝的太陽能路燈,白天默默積蓄陽光能量,夜晚便化作守護村莊的“星辰”指引方向;培才中心路淺藍色高強度鋼材護欄加裝了反光標識,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清晰勾勒出道路邊界,提醒往來車輛安全行駛;道路兩側增設標準化垃圾亭,解決以往“垃圾隨路丟”的頑疾。
“以前路面裂縫多,騎車顛得慌,現在瀝青路又平又穩,晚上路燈亮堂堂,現在大家晚上都愛出門轉悠!”玉竹村村民張大爺的感慨,道出了村民們的共同心聲。
鄉村振興“交通動脈”更強勁
從常樂鎮的“九村聯動”到五片區的“全域覆蓋”,海門區以農路提質為紐帶,串起鄉村振興的“產業鏈”“生態鏈”與“幸福鏈”。在三廠工業園區片區,9公里“白改黑”工程已完成過半,改造后的道路直接串聯起北部產業園區與南部青龍港1806景區街區,實現南北雙區兩翼齊飛、生產生態有機融合的發展格局;正余鎮、三星鎮片區的關鍵橋梁改造即將進場施工,建成后將打通跨區域內交通瓶頸;海門高新區片區的云谷路提檔升級也進入攻堅階段。
“農村公路不僅是‘出行道’,更是‘產業道’‘致富道’。”常樂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路網暢通,航天育種基地、藍莓示范應用基地、設備制造項目等落戶,帶動1500余戶農民增收,鄉村旅游年均接待游客超8萬人次。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試點示范”到“區域聯動”,海門區以農村公路“小切口”撬動鄉村振興“大戰略”。海門將持續推進全區“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海門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動能。
記者 彭軍君
通訊員 黃嬌嬌 俞天鵬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