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8000件磨毛四件套必須兩小時內發走。”昨晚10點,位于海門區三星鎮的深國際·綜合物流港內燈火通明,面單掃描聲與物流車鳴笛聲交織,見證著“疊石橋制造”48小時通達全國的物流奇跡。
這個總投資20億元的南通市級重大項目,已然成為長三角北翼區域物流中心的關鍵支點。自動化分揀線以每秒2米的速度吞吐包裹,單日處理能力突破120萬件。這組令人矚目的數據背后,展現的是一個小鎮從“馬路市場”到“全球家紡航母”的產業躍遷。
“以前客戶要等半個月收貨,還得自己跑南通發貨。”某家紡企業老板的記憶,定格在2015年物流轉型的關鍵節點。當年,中通快遞率先入駐,拉開了快遞與家紡產業雙向賦能的序幕。如今“區—鎮—村”三級寄遞網絡已形成“3+2+N”集中共配模式。
上個月“6·18”購物節,疊石橋家紡交出了完美答卷:申通快遞基于大數據預估,增配30%人員車輛;韻達快遞提升三成運力,實現99.8%當日攬件率;不少商家的訂單量激增50%~70%,卻未出現任何延誤;南京、蘇州分撥中心接力運轉,確保包裹48小時送達全國。今年5月,繼榮獲“全國誠信興商案例”后,疊石橋家紡城再獲“全國商品交易市場最具影響力專業領軍市場”國家級榮譽,有力印證了“中國家紡看疊石橋”的行業共識。
“物流評分領先直接帶動復購率提升。”一家紡店主的感慨揭示了行業密碼。當昔日挑扁擔的商販轉型為跨境電商賣家,快遞物流已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競爭力。深國際·綜合物流港的智能分揀系統、三級物流體系的科學規劃、快遞企業的預案管理,共同構成電商大促的“隱形引擎”,推動“疊石橋制造”從全國熱銷走向全球布局。
從清代石橋邊的刺繡交易,到今日智能物流園的全球分撥,疊石橋的產業蛻變史,正是中國縣域經濟與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的典型樣本。正如海門郵政管理局負責人所言:“我們不僅是在運送包裹,更是在編織一張連接產業與市場的價值網絡。”
記者 黃天玲 通訊員 徐斐逸 黃梓宸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