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7時許,市區通啟路高架上,熱浪仍未完全退散。剛過晚高峰,一輛灑水車就緩緩開上高架,穿著反光背心的養護人員為高架兩側的植物澆水“解渴”。7月以來,我市持續高溫晴熱,疊加降雨稀少,城市綠地經受嚴峻“烤”驗。市園林綠化管理處緊急啟動抗旱保苗應急機制,一場晝夜不停的護綠保衛戰全面打響。
在洪江路綠地,由于澆水車難以深入“腹地”,新城園林公司的綠化作業人員拖著水管,依靠水泵從附近河道取水,對喬木、色塊和地被植物進行“地毯式”澆灌。面對新補植苗木和海桐、大吳風草等植物,工人們來回反復澆透,確保水都能滲入根系深處。
在世紀公園,記者發現香樟樹干上綁著形似醫用點滴袋的橡膠水袋。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為不耐旱樹木特設的“樹用吊瓶”。水袋通過細長導管和針頭,將水分精準“注射”到土壤深層,“‘點滴’速度還能根據實時氣溫人工調節,確保樹木‘飲飽水’”。
抗旱不僅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活。在洪江路的機非隔離帶,毛鵑面臨挑戰——中間高、兩側低的地形讓水分較易流失。養護單位綠化作業人員動起了腦筋,在種植土側邊安裝了阻根板。這個“小妙招”解決了難題,有效提升了存水能力。
據了解,目前市管綠地抗旱一線日均投入超過200名園林工人、42輛水車及霧炮車、37臺水泵,形成大規模“護綠軍團”。同時,“樹上掛點滴”、“地邊設堤壩”、輔助開槽引流等多種因地制宜的創新措施廣泛運用。
市園林綠化管理處為一線綠化作業人員準備了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用品,實行“兩頭抓、中間歇”的避暑作業措施,盡量縮短養護人員連續作業時間,為園林工人健康護航。 記者尤煉 通訊員王爽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