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第七輪,南通主場對陣鹽城。當天,海安市體育中心觀賽點設置了40多家小吃攤位。晚上9點,燒烤攤主孔先生說,他的營業額已經超過3000元。趁著“蘇超”這波流量,海安狂拋“觀賽+游玩”橄欖枝,推出球迷掃貨地圖、公布文博打卡點,啟動看球、擼串、碰杯的嘉年華。
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發展優勢。年初以來,海安以文興業,多途徑加快文旅體商貿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海安充分挖掘歷史遺存新價值、倡導假日休閑新體驗、賦予產業創意新動能,讓文化“軟實力”不斷轉化為經濟“硬實力”。
挖掘歷史遺存新價值
2019年,青墩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海安以原址改造、連片開發的方式,升級青墩遺址博物館、護國古寺,南莫鎮以此為點,一條串聯葡萄、草莓等采摘園的“溯源青墩”旅游線路應運而生。青墩村黨總支書記朱海濤說,“今年以來,這條線路已吸引游客1萬多人次。”
“集聚故宮博物院等7家文博機構資源,在一個縣級城市舉辦‘學霸’康熙主題特展,從策劃到布展,再到開放,僅用了60天時間,這是我們支持辦展史上的一個奇跡。”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負責人感慨,展覽以史為鑒,傳遞了鼓勵青少年懷揣“為生民立命”的志向,將所學所想用于解決現實疑難的正能量。
展廳設在海安市博物館一樓。采訪那天,遇見復旦大學學生黃琛淞。“沒想到廳外還展示了張謇中狀元的殿試試卷、韓國鈞創辦紫石初級中學的圖片,以及海安高級中學優秀學子的讀書筆記。”黃琛淞說,康熙好學、海安崇學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不枉他一早從上海坐高鐵來觀展。展廳外的另一邊是文創集市,有海安市瑞海文旅集團開發的學霸主題文具產品。海安市博物館館長吉加明說,自5月18日開展以來,已售票5.3萬張,文創產品收入5萬余元。
這是海安持續深化博物館改革,著力提升藏品“能見度”、文創“開發度”、游客“體驗度”的一項舉措。海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顧黎峰說,海安作為江海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遺存豐富多元。青墩遺址、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形成了從史前以來的完整鏈條,更是通過博物館、公園等活化利用,成為江海文化傳承和紅色教育的重要載體。
2021年,海安設立“文化發展基金”,投入2000萬元用于市場開拓、文化消費等以文化業方面的獎勵。
倡導假日休閑新體驗
周末的中午,家住海安市城東鎮的尹未萌與她閨密,帶了三個孩子來到喜潤城商場,準備到5樓找一家餐飲店用餐。經過二樓VR沉浸影院時被吸引住了,于是三個孩子點了《夢回大唐》等各自喜歡的影片體驗起來。
在長青精武館門前,20多個孩子戴著頭盔正在練習拳擊,教練羅岐說,目前已經收了40多個孩子。一般都在放學后,或者雙休日前來,孩子練習、家長逛店,已成慣例。
喜潤城由雨潤控股集團投資,去年12月24日開業,在該集團中率先引入社區化經營模式,打造集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政務于一體的一站式城市生活服務中心,旨在在消費者中倡導假日休閑新體驗。3月,在海安高新區黨工委部署下,喜潤城黨群服務中心成立,并設立政務服務點,添置自助服務終端,方便顧客查詢和辦理有關審批事項。
群眾在哪里,消費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海安通過文化活動進商圈的形式,將文旅“留量”轉化為消費“流量”。這種形式已經在萬達廣場、星湖001等商圈推廣。
年初以來“海安職工好聲音大賽”“海安優品供應鏈巡展”“藝培童星展風采”等活動接連開展。暑期,秉持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理念,“海安之夏”文化惠民演出也在喜潤城、萬達廣場等商圈舉辦。在海安,看球賽、聽宣講、觀演出等人文活動已經成為各大商圈的 “吸粉神器”。
當紅色文化以親民姿態融入商圈,既收獲了群眾喜愛,也拉動了消費增長。喜潤城企劃部經理薛曉岑說,每一次搞像看“蘇超”這樣的大型活動,當日客流較平日增長20%,銷售較平日增長15%。
賦予產業創意新動能
6月29日,近千名球迷相聚大生·鑫天地,喝啤酒、吃燒烤、看球賽。
大生·鑫天地是海安開發區的工業遺存,所在的鑫來路長800米,兩邊早先的20多家企業由于發展壯大已另覓新址。今年5月,海安投入1000萬元,對這片56畝的工業遺址實施改造,打造集特色餐飲、創意市集、藝術展覽等于一體的特色街區。“蘇超”襲來,在先期裝修完工的廠房里,創新推出“巨幕觀賽+美食”狂歡季活動,成為海安“足球+文旅”創新融合的一個縮影。
“曾經承載城市工業記憶的廠房,融入現代商業元素,讓老空間煥發了新生命。”海安開發區現代服務業局副局長辛燁說,整個改造預計10月完工,目前已經完成40%的招商量,紫園餐飲、印客文化等已經簽約。
海安推動文化業態新提升,通過文化“+工業、+農業、+旅游、+體育、+商業”等形式,打造更多融合發展新模式和文旅新亮點。
7月9日,在2025中國時尚科技創新峰會上,江蘇華藝集團的“智能機器人賦能非遺扎染的工藝創新與產業應用”項目,榮獲2025年中國服裝行業科技進步重點推薦項目。讓擁有千年歷史的中華扎染技藝煥發新生,海安構建起“非遺+產業”的創新生態,為傳統工藝的活化傳承提供了教科書級范本。
走進位于海安高新區的江蘇華藝集團,一款“弄影”女裝品牌引人注目,該服飾以“水、霧、影、畫、質”五大視覺元素與設計方法論重構東方美學,通過三維褶皺與數碼噴印工藝集成創新,讓每件時裝成為流動的藝術品。“該系列產品市場溢價率達200%,成功打入巴黎老佛爺百貨等國際高端賣場。”集團文旅主管高雯介紹,華藝集團年綜合產值達8億元,目前的1800余款創新設計產品遠銷美日歐等發達市場。
記者 趙勇進
通訊員 周穎亞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