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李彤)昨天,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帶隊專題調研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情況。她強調,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高質高標推進項目建設,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建于1999年的金鑫苑小區,老年居民較多,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已成功加裝電梯兩臺,目前另有7個單元達成安裝意向。張彤來到相關樓棟,現場詢問項目進展。她說,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更是解決老年群體出行難題、提升生活品質的務實舉措,要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充分考慮居民實際需求和意愿,在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積極推廣加裝工作,讓更多居民早日享受出行便利。
學田肆集的前身學田菜市場建于1997年,因軟硬件設施老化難以滿足運營需求,于2024年3月啟動改造,在保留既有業態基礎上,融入小吃、輕飲、休閑、娛樂等跨界業態,配套汽車位、電動車停車位以及母嬰室等。張彤現場觀看了菜市場改造前后對比展示,認真聽取全年齡段集市建設等情況介紹,指出農貿市場是“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重要場景之一,要在切實保障市民“菜籃子”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農貿交易、餐飲、養老、托育及各類便民服務,加快城區菜市場向多業態多功能的鄰里中心、微型商業街、社區綜合體轉型,推動城市單元空間重構、業態融合、模式創新,以好城市、好生活成就好房子。
在南川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張彤觀看了完整社區建設視頻和智慧管理平臺演示,現場查看了“媽媽放心”暑托班、“南川食事”社區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處。她強調,完整社區建設對于完善城市社區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要發揮好試點示范作用,結合新一輪城市更新行動,堅持因地制宜、問題導向,持續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提升智能服務水平,特別是要謀劃好托育、助老等功能,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供給,讓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她要求,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培育孵化引導社會組織發展,鼓勵多元力量參與社區共建,探索完善可持續、有活力的社區建設和治理機制。
培育扶持主城區“藝術精品劇目周周演”小劇場演出,是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張彤一行實地調研南通藝術劇院,她說,藝術劇院多年來創作了許多市民群眾耳熟能詳的優秀文藝作品,要堅持扎根本土,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續加強優秀文化產品供給,通過走進“小劇場”等方式進一步深入群眾、服務群眾,推動實現群眾周周有戲看、家門口賞好戲。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