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省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的人員參觀海安市曲塘鎮,借鑒該鎮場所設置、部門入駐、運行機制、督辦落實、信息化“五個規范化”建設,構建上下協同、條線聯動的高效率組織體系。
年初以來,曲塘鎮成功化解信訪積案6件,矛盾糾紛上行量、重復警情、12345投訴量、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分別下降9%、11%、13%、9.7%。
“這背后,是‘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目標的清晰達成。”曲塘鎮黨委書記劉小松說,該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五個規范化”為綱,在物理空間聚合、機制流程再造、科技手段賦能上精耕細作,織密了基層善治網絡,讓“楓橋經驗”在曲塘鎮煥發生機。
空間聚合
筑強“中樞大腦”
參觀人員剛離開,記者就來到該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一樓大廳綜合接待窗口。“這是昨天上午9點左右接到的一件來訪,兩家公司因電工接錯線路發生電費爭議,請求調解。”值班人員譚夢霞說,這個大廳就是一站式服務平臺,設置了法律咨詢、信訪矛盾受理、接警受案等5個窗口,每天接待受理群眾訴求30件左右。
融和法庭里,正在調解一起健康權糾紛案,患者、醫院、法院、鎮調解員等多方代表坐在一起。正在參與調解的曲塘法庭法官助理尚俊說,這是將司法力量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前哨”。
去年,曲塘村李姓與陳姓兩鄰居為修院墻和出腳路發生爭執,民警和村干部多次上門仍無法化解矛盾,幾次溝通不成,老李一紙訴狀將老陳告上法庭。
在融和法庭里,曲塘法庭副庭長唐小紅邀請曲塘司法所、村干部共同參與調解。開始時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唐小紅與司法所所長耐心勸導,最終雙方在法官的見證下自愿達成和解協議:老陳以后種植作物時不得占用老李家的地,并留出相應的生活通道。
陳進正在整理卷宗,他有著30多年豐富的調解經驗,退休后被鎮綜治中心聘為專職調解員,并成立陳進調解工作室。“這是一起工程款糾紛案,涉及4人,尚有13.83萬元工資一直被拖欠。7月21日,我出面調解。最終被申請人約定還款時間,申請人承諾不再有過激行為。雙方簽訂人民調解協議書,并通過司法確認。”陳進翻開卷宗說,今年上半年他已經調解了45起糾紛,涉及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人身賠償等方面。
在曲塘鎮綜治中心1200平方米的空間里,科學規劃一站式服務大廳、矛盾調處、指揮調度等核心功能區。“這里是一個‘中樞大腦’。”鎮黨委副書記陳萬榮說,“這邊設置了領導接訪室,‘12309檢察聯絡站’,那邊設置了公調對接、交調對接工作室,法學專家咨詢工作站,實行‘大堂警官’制度,高效化解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涉企經濟等糾紛。”
機制提效
布牢“防控網絡”
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中,曲塘鎮將網格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全鎮共劃分為61個綜合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統一配發服裝和巡查裝備。
“我們不斷優化群眾訴求事項辦理流程,統一扎口‘平臺受理、網格排查、非警務警情、民事訴訟糾紛、上級交辦’等事項,按照屬事和屬地原則,通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化平臺’分流交辦,跟蹤處置。”鎮政法和社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嚴紅梅介紹。
富民村有一個94歲老人,育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前段時間因贍養問題兄妹之間發生糾紛,老人護理成了問題。村網格員知道后,向上級匯報。7月23日,鎮專職調解員秦章斌來到富民村,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等一起上門調解。從早上9點一直到下午4點,四兄妹終于達成協議,一起將老人送到張垛村的寄養院,每月3000元的護理費大家平攤。
曲塘鎮選聘了4名鎮級專職調解員和28名村級專職調解員,每個鎮級調解員分工7個村,他們上午在中心接待、調解糾紛,下午留一人在中心值班,其他人下沉到分工片區走訪、排查、化解矛盾。
去年,萬莊村第一網格專職網格員劉楊建在日常巡查過程中,聽到十組村民的呼救聲,趕過去發現其丈夫躺在床上,面部有傷,呼喚無意識。網格員立即通過平臺向上匯報,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并留在現場安撫家屬情緒,做好急救車輛接應工作。
“我們在網格員中開展以‘三提三知’(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為能力標尺的業務比武,持續錘煉這支基層治理生力軍。”曲塘鎮政法委員張琦說,在堅實保障下,網格員按“四級十六檔”標準落實待遇,優秀者可晉升為村“兩委”后備,目前已有29名網格員成功轉任村干部。
科技賦能
推進“智慧升級”
信息化是規范化運行的加速器。曲塘鎮深度應用南通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化平臺,推動矛盾調處、治安防控、網格管理全流程智慧升級。
曲塘鎮對排查、受理的矛盾糾紛實行“一案一碼”,就是訴求接到入庫后,給予當事人一個二維碼,可以隨時了解辦理進展。“中心嚴格推行‘一案一碼’,全程留痕、實時查詢、到期督辦。”鎮司法所干事王進芳說,“我們對應辦理未辦理、應處置未處置等問題及時提醒督辦,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高效辦。”
每日警情、工單與矛盾糾紛案例等,由鎮政法委員牽頭,各涉及部門坐在一起會商。每周舉行研判會,并形成周報,重大事項由鎮黨委書記簽批、黨政負責人包案,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抓落實”。
5架警用無人機與6名專業飛手組成“空中鷹眼”,對治安復雜區、交通堵點、夜市經濟帶等實施立體巡邏,戰時實現“1分鐘響應,3分鐘鎮區覆蓋,10分鐘全域抵達”。曲塘派出所深化“警網融合”,通過信息聯采、矛盾聯調、治安聯防、風險聯控,顯著提升治安動態掌控力。
3月31日,興曲村網格員王雨婷在巡查走訪時,發現一名男孩獨自坐在高架橋邊緣,雙腿懸空,神情恍惚,不時低頭抽泣,情緒極不穩定。她意識到該少年可能存在輕生傾向,情況十分危急。于是,她在通過智慧系統向上匯報的同時,向高架橋奔去,遠遠地以溫和的語氣輕聲詢問:“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需要幫忙嗎?”男孩始終沉默不語。系統快速響應,不一會兒,村干部趕到,警察和120急救車也來了。經過工作,一起可能發生的悲劇避免了。之后,男孩的家人到達現場,對在場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科技賦能,針對矛盾糾紛類非警務警情處置難題,曲塘鎮創新“聯合出警”模式——警情觸發時,民警、網格員、村干部協同抵達,民警穩控現場,后續調解無縫銜接,有效遏制矛盾升級與重復報警。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