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簽約并注冊5億元以上內資項目37個、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6個,新開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5個,6個省重大項目全部開工、51個南通市重大項目開工48個,項目建設繼續保持全市前列……這是本報記者上周在海安采訪時獲知的一串上半年項目建設數據。
猛攻三季度,干出加速度,海安市上下全力以赴抓項目熱情不減。在當前經濟“緊環境”中,一些制造企業沒有“剎車觀望”,而是“逆勢踩油門”,實施二期、三期,甚至四期項目,用創新重構生產要素性價比,全力拼搶市場。他們的做法與成效,或給同行帶來一些啟示。
弘盛四期:轉型升級中挖掘潛能
江蘇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內,一輛輛鏟車舉著一噸重的成品袋子,從倉庫往大貨車開去。公司生產總監梁萬志笑著給我們出了道算術題:“每天出廠錦綸切片等產品1300噸,一車一個集裝箱,每箱裝22噸,你說得多少車?”
2012年11月,弘盛新材料落戶海安,一期工程總投資近2.5億元,二期項目于2018年9月投產,如今四期項目的最后一幢樓已經封頂,將承載再生尼龍的生產任務。10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走在追加投入的路上,計劃布局19條生產線。目前,已有9條投產,2條在安裝,8條在設計和醞釀中,明年年底將全部投用。
正在安裝的兩條生產線是升級版的設備,計劃明年2月投產。一條采用國內方案,主要生產薄膜、工業絲、簾子布等系列產品,另一條則使用進口設備,側重高端的服裝面料等生產。這兩條生產線的優勢還在于對工藝進行優化。原來的單線產能100噸,而新上的升級版達到200噸,用電能耗也較原來下降了10%。
弘盛新材料擴大產能的主要原因是緊盯市場,不斷地轉型發展。“我們專注于錦綸切片,它具有耐磨、親水性等特點,用于服裝面料舒適度會更好。”梁萬志說,目前,全球滌綸產能約6000萬噸,而錦綸僅約800萬噸,在替代原有市場方面存在較大的需求。
目前,弘盛新材料的體量在行業內已躋身前三,屬于切片領域的頭部企業。去年,弘盛新材料實現銷售額約50億元,今年預計同比增長20%。
【啟示】當前經濟承壓下,與其被動收縮,不如錨定細分領域潛在需求,以滾動式投入強化供應鏈自主權。制造業的“穩”不靠“守”,而是“轉”,唯有以轉型升級提升要素效率,以市場洞察捕捉替代機遇,才能在周期波動中把規模優勢轉化為競爭勝勢。
威爾曼三期:市場研判中做大蛋糕
江蘇威爾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機智能交互系統控制項目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下月初開始設備安裝。
威爾曼科技扎根海安20多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電梯智慧交互的國際化公司,為客戶提供人機界面、智能樓宇、多媒體、按鈕等系列產品。該項目為三期項目,總投資5億元,將以深加工玻璃作為新型材料,取代之前電梯用的不銹鋼板材。
受房地產等影響,整個電梯行業的進展異常艱難,但威爾曼科技精準研判市場發展趨勢、深入分析客戶需求,毅然逆勢而行,新上三期擴建項目。
“早在多年前,公司就注意到,靠同質化的低效競爭,產品的品質就會下降,企業的發展注定難以為繼;靠銷售價格的內卷,企業沒有足夠利潤,不足以也沒有精力研發新的產品,企業注定走不遠。”公司副總經理顧群說。
威爾曼科技是國家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運用玻璃材料做深加工,增加客戶的選擇余地。以往的同類型產品為了展示個性化或裝修的豪華性,往往會用到鈦晶材料,在日常清潔維護過程中會產生霧化現象,而玻璃非常耐磨,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是我們通過研判市場后得出的結論。”在公司產品展示廳,顧群說,目前,每年訂單達到30萬套。銷量上去了,產量跟不上,于是就有了擴建的計劃。
【啟示】跳出同質化價格戰,通過材料創新重塑產品價值也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市場永遠不缺需求,缺的是精準對接需求的供給。企業要在下行周期中破局,更要以顯微鏡般的洞察力捕捉用戶隱性痛點,用差異化創新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將萎縮的“市場蛋糕”重新做大。
浩馳三期:技術迭代中擴大規模
海安浩馳科技有限公司的三期項目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計劃11月底前投入使用。該項目總投資約2億元,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年初啟動建設。
浩馳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功能性薄膜研、產、銷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車輛玻璃、飛機機窗、智能建筑玻璃等領域,替代普通的平板、紅外吸收和鋼化等玻璃產品。
三期項目為智能倉儲中心與研發中心,主要承載企業降本增效和技術突破的“雙引擎”使命。“智能倉儲中心將引入無人叉車等智能設備,在減少人力投入的同時降低產品損耗,通過智能化管理實現運營成本下降;研發中心將為持續創新提供更強硬件保障,同時支撐現有技術成果的迭代優化。”公司常務副總林春輝介紹,公司的技術水平領先行業至少兩年,三期項目將進一步強化這一優勢。
浩馳科技的技術迭代不斷結出碩果。前不久,公司聯合南京大學研發的新型智能變色控溫節能自清潔薄膜成功入選江蘇省“三首兩新”首批次新材料名單。該創新產品采用復合功能設計,既能應用于汽車玻璃,又可完美貼合車身,為解決新能源汽車行業痛點提供了全新方案,可將汽車空調降溫時間從10分鐘大幅縮短至3分鐘以內。
“目前,我們已與比亞迪、大眾等主流汽車品牌及建筑領域批發商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公司董事長王作章說,新型功能性薄膜的年產能將提升至1.3億平方米,不擴建難以完成訂單了。
【啟示】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單純規模擴張已不足為繼,唯有讓每平方米廠房承載更高科技密度、每度電創造更多專利價值,才能以“硬實力”鎖定重要客戶。技術迭代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的“必答題”,唯有把產學研協同做深,才能實現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同頻。
本報記者 趙勇進 本報實習生 蔡赟杰
本報通訊員 梅叢婧 魏欽翠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