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江蘇南通海安市南莫鎮朱樓村一座占地近1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山羊養殖場內,3400頭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正處于穩步育肥關鍵期。這座養殖場的“掌舵人”,正是年僅24歲的大學畢業生王俊杰。
周存軍 任靜雯 攝
受父親多年影響,王俊杰從小便對農業養殖產生濃厚興趣。2024年從江蘇商貿職業學院畢業后,他沒有像多數同學那樣選擇城市就業,而是毅然返鄉,在父親的支持下創辦了家族第三個羊場,同時擔任山東米斗科技南通區域銷售負責人與南通惠峰羊業副總經理,存欄3400多頭羊的羊場在他一個人的管理下有序運行。
“家里養羊有十來年了,我一直跟在后面學習,對養殖行業也有一些興趣,同時,政府推進新農人計劃,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響應政府號召。”王俊杰扎根農村信心十足,“年輕人就該有股沖勁。”
與傳統養羊方式不同,王俊杰格外注重科技與管理的融合。他不僅汲取父輩經驗,更積極探索科學防疫與精細喂養模式。面對養殖中最棘手的小羊存活率問題,他通過“土霉素+加米霉素”的綜合防治方案,將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
在飼料配備方面,王俊杰采用三階反芻飼料飼養法,顯著提高飼料利用率。這意味著每育成一頭80斤的羊,可節約飼料成本24元,同時,新飼料投喂方式也大幅節省人力,一名工人可管理千余頭羊。
“王俊杰對飼料的要求可謂苛刻。”山東米斗科技蘇南大區經理趙冬深有感觸。正是在王俊杰的建議下,公司今年推出“育肥王”后期飼料,簡化了喂養流程,提高了育肥效率。
技術與理念的雙重加持,讓養殖場的產能穩步提升。目前,養殖場5棟羊舍中已有4棟投入使用,存欄量3400頭,預計年內全部出欄。待羊舍全部建成后,最大存欄可達4200頭,年出欄量有望突破7500頭。這些優質長三角白山羊主要銷往上海、浙江等地市場,廣受歡迎。
除了經濟效益,王俊杰的羊場也為朱樓村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村黨總支書記郭曉東說:“王俊杰的投資不僅優化了村里的產業結構,也解決了剩余勞動力問題,帶動了村集體收入提升,村民幸福感顯著增強。”目前,羊場雇傭4位村民,每天工作6小時,日薪80元。
作者:王穎 周存軍 任靜雯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