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好,最好是中心,漠漠四周云水裹,參差幾處露紅墻,隔岸遙相看。”往昔詩句里描繪的美好場景,如今正通過一場如火如荼的建設工程逐步重現眼前。昨天,由市濠河管理辦公室作為業主單位、市城建中心負責建設的中公園改造及國研展覽館建設工程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機械轟鳴,施工人員各司其職、緊張有序地忙碌著,致力于傳承五公園的歷史記憶,打造一座極具文人氣韻的開放園林。
五公園,作為20世紀20年代南通先賢張謇興建的園林景區,極具南通地域特色。這五座公園依傍在水闊岸秀的濠河南端,以東西南北中的方位冠名,堤橋相連,亭閣相望,與湖光水色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
在如今的五公園中,僅有中公園具備向公眾開放的條件,并且能夠承載各類文旅活動,成為傳承五公園歷史記憶的重要載體。為此,市濠河管理辦公室以景區規劃為引領,因勢利導、主動協調,同時精心打磨方案,最終將提升后的中公園打造成濠河畔的全新景點。
“中公園改造及國研展覽館建設工程占地面積約7580平方米,于2024年11月正式啟動,計劃于2025年10月完工。目前,樁基施工等工作已順利完成,正在進行回碧樓等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工程施工。”該項目業主代表湯紅星介紹,自工程開工以來,建設單位與相關部門緊密協作、全力以赴,有效確保了各項節點目標按時完成。
記者從建設方市城建中心了解到,中公園改造及國研展覽館建設工程不僅致力于還原歷史風貌,而且更注重傳承五公園的歷史記憶,打通歷史傳承的脈絡。通過重建中公園的歷史建筑,以魁星樓及標志性工字樓為主體的建筑群將重現昔日風采,恢復中公園的公益屬性與文化氣息,讓五公園的歷史風貌得以延續。
建成后的中公園將深入挖掘“狀元”文化元素,通過融入濠河觀覽視覺點、打造國學研修網紅打卡地、設置南通狀元文化展等方式,吸引各地游客前來參觀游覽,為文旅產業增值賦能。中公園還將以打造“南通歷史文化的最美窗口、市民休閑生活的最佳去處、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最好樣板”為目標,營造精致的院落園林景觀,構建一個適合全年齡段活動的公共活動空間,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客廳。
記者 蔣嬌嬌 通訊員 丁日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