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里的家人們看過來,現在我手上拿著的就是江心沙農場的優質生態大米,顆粒飽滿,燜飯滿屋飄香……”昨日,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江心沙農場江心有田門店內,工作人員正對著鏡頭介紹著農場的特色農產品,屏幕上的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
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海門江心沙農場的大米、西瓜、玉米等特色農產品向來以“質優價廉”聞名,卻一直面臨著“好貨難尋好銷路”的困境,傳統線下批發渠道層層加價,消費者難享產地直供實惠。為進一步拓展銷路、打破僵局、打響品牌,江心沙農場瞄準電商直播風口,告別“守著田地等客來”的傳統銷售模式,組建直播團隊,讓江心沙農場的特色農產品以及江蘇農墾的優質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通百姓餐桌。農場主播回憶起第一次直播時的場景,不好意思地說:“別提多手忙腳亂了。就一臺手機,連補光燈都沒有,話術也是顛三倒四。”如今,經過近一個月的打磨,不僅粉絲量穩步上漲,主播們的講解也越發流暢專業,從農產品的特點到食用方法,都能娓娓道來。江心沙農場直播負責人介紹:“我們跟著季節做直播,比如夏季主打西瓜、葡萄直供,秋季聚焦新米、玉米銷售,還會上線其他兄弟農場的特色產品禮包,實現‘全年直播不斷檔’,讓大家隨時能買到當季好貨。”
直播,為江心沙農場的農產品銷量按下了“加速鍵”。據統計,自8月初直播以來,農場農產品復購率達20%以上,大米、西瓜、葡萄等明星產品更是多次售罄。“好風憑借力,轉型正當時。”隨著訂單和銷路的增長,供應力的提檔升級迫在眉睫。江心沙農場當前熱銷的農產品多為訂單化種植,品種單一且規模較小,為進一步豐富“江心有田”產品矩陣,農場黨委班子因地制宜提出“一基地、一園區、一中心、一平臺、一融合”發展戰略,采取“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種植戶”模式,逐步打造“三個1000畝”,即大棚西瓜、鮮食玉米和優質功能大米種植基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更優質的特色農產品。
接下來,江心沙農場將進一步完善直播銷售體系,培養更多懂農業、會直播的“新農人”主播,提升直播專業度。同時在品質把控、產品供應、市場營銷等方面持續發力,在鞏固現有合作的基礎上,深化與江南大學、江蘇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聚焦“低GI”水稻、玉米等功能糧食的副食品開發,以創新產品拓寬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徑,讓農場的“生態味”香飄萬里。
作者:何天宇 袁偉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