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園)1—8月,全市PM2.5濃度25.3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一,優良天數比例81.5%、全省第四;國省考斷面達標率分別為100%、96.4%,長江南通段水質穩定達Ⅱ類;春季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93.5%、高于年度目標8.5個百分點。昨日,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在“政風行風熱線”直播間發布上述信息。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為此,市生態環境局修訂《南通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管理辦法》,全面啟動生態分區管控動態更新及五年評估工作。為81家企業“量身定制”整治提升方案,目前已完成41家。實施153家企業、278個清潔生產中高費項目。軍山生態島和啟東長江口北支(崇明島北岸)生態島建設加快推進,累計觀測記錄物種3983種,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全省領先。
以深化污染防治攻堅為主線,該局多措并舉全力守護碧水藍天。全市354個臭氧治理工程項目順利完成,推動2943輛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降塵量1.6噸/月·平方公里、全省最優。深入開展汛期斷面水質提升“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完成172個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去年長江水生態評估達到“優秀”等級。1178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管控率達80%。入海河流國考斷面總氮平均濃度達同期最好水平。
剛柔并濟打好生態環境執法“組合拳”,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建立重大項目環保服務供需對接機制,推進通州灣綠色化工拓展區認定工作,推動金光、華能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展排污權跨區域市場化交易,收儲總量指標85筆,支持188個優質項目落地建設。對全市101家“白名單”企業組織開展“體檢”幫扶,落實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惠企舉措,辦理輕罰免罰案件150余件。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15個項目獲中央生態環境專項資金1.6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首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地方性法規,《南通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規定》于今年3月正式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啟動率100%。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辦理非現場執法案件172件,占比超七成。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