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2年建成全國首個“智慧紡紗工廠”后,江蘇大生集團再迎重大突破。記者昨天獲悉,由該企業打造的5萬錠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已基本建成,預計于10月18日全面達產達效。這一項目不僅是國內紡織行業首個“碳中和工廠”的建設實踐,也將為中國紡織業實現“雙碳”目標樹立新標桿。
該項目總投資1.87億元,利用現有廠房及配套設施進行全面智能化改造而成,于2024年正式啟動。工廠并非簡單堆砌綠色與智能技術,而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物聯網與綠色低碳技術深度融合,實現ERP系統與MES系統無縫銜接,形成“智能+綠色”相融共生的發展形態,打造全鏈控碳的“綠色工廠”“清潔能源工廠”,配套智能物流倉儲系統、研發設計中心,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記者在現場看到,寬敞明亮的車間內,智能化生產線整齊排列,技術人員正對設備進行最后階段的調試;車間外,10座風光互補一體化路燈格外引人注目。“太陽能電池板與風力發電裝置協同工作,將自然能源轉化為電能,用于廠區照明,進一步降低外部用電依賴。”大生集團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負責人夏晶介紹,這是打造“碳中和工廠”的細節之一。
智能化方面,工廠實現了智能物流系統的全面升級。新增智能排包系統,從清梳聯到并條、粗紗、細紗工序,全部采用軌道輸送或AGV無人小車搬運,不僅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還可實現產品質量問題的精準追溯。綠色化方面,項目采用一級能效電機和零碳纖維原料,通過購買綠電、自建光伏與風能裝置等方式實現能源替代,并配備智能燈控系統,實現“無斷頭不亮燈”,向真正的“黑燈工廠”目標邁進,初步建立起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體系。
“‘智能+綠色’,帶來的是生產效率與資源效率的雙重提升?!贝笊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漆穎斌介紹,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萬錠用工不超過8人,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綜合能耗降低20%以上,生產運營與產品實現近零碳排放,將為中國紡織行業能碳管理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漆穎斌表示:“我們不僅是在建設一個工廠,更是在探索一條適用于中國乃至全球傳統紡織業的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路徑?!?/p>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