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廠家為增加產品舒適度并控制成本,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導致該類物質總含量超標。
一名塑料鞋企業主說,PVC材料需要添加增塑劑才能變得柔軟,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價格更低;選用環保型增塑劑,每雙童鞋成本大概會高0.3元?!巴鰪S價普遍不高,在電商平臺上哪怕便宜一分錢,都更容易獲得競爭優勢?!?/p>
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調查也顯示,抽檢達標樣品的均價為37元,而超標樣品的均價為16元,達標樣品的整體價格水平明顯高于超標樣品。
電商平臺對平臺上銷售商品的質量安全承擔著法定監督義務。據悉,電商平臺一般通過日常巡檢、消費端反饋等方式予以動態監管。但不少商家通過各種手段“鉆空子”。
部分商家在上架前提交合格檢測報告,但實際上銷售不合格產品。比如一款超標509倍的產品,商家向平臺提交的檢測報告顯示其鄰苯二甲酸酯合格,但抽檢中仍然被發現不合格。
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歐衛安表示,通過這種欺詐手段來規避監管的現象屢見不鮮,暴露了平臺審核機制過度依賴商家自主提交文件的缺陷。而且,單次檢測無法覆蓋生產批次變動,平臺缺乏動態質量監控措施。
此外,一些電商平臺對無標識產品管理不嚴。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調查的25雙超標樣品中,有20雙為無標識產品,占比80%。歐衛安表示,一旦電商平臺對產品標簽標識把關不嚴,“三無”產品可輕易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變相縱容了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