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和服務“送貨上門”,項目清單和補貼力度都有提升——
絲滑行駛的電動輪椅,守護老人的出行安全;跌倒感應預警的智能手杖,既能助行、照明,還能報警……昨日,走進如皋市適老生活體驗中心,撲面而來的是各個精裝適老場景,“享老”圖景生動可感。
“展廳內陳列了100多種產品,以智能化設備和輔助器具為主。我們希望通過打造適老化生活體驗中心,將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產品清晰、直觀地展示出來,讓老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如皋市適老生活體驗中心負責人袁祥介紹,中心選址于老年人聚居區域,采用“體驗展示+上門服務”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已成為周邊老人常來的“打卡地”。
在如皋,這些產品和服務會通過“送貨上門”的方式進入老人家中。家住城北街道如意花苑的姚大爺今年已九十歲高齡,聽力受損嚴重。記者上門探訪時,正巧遇到江蘇南通生機智慧康養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為其調試盒式助聽器。現場體驗后,姚大爺高興地豎起大拇指:“民政部門推出的適老化服務,很貼心。這個助聽器效果好,價格也合適,我們老年人能夠接受。”
今年,如皋全面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行動,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等方面,為全市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進行改造,并為他們購置居家適老產品提供優惠政策。
“較往年來看,我們在服務項目清單和補貼力度上都有提升,服務項目清單從去年的3大類28項躍升至如今的7大類68項。”如皋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副科長彭衛兵說,無論是基礎的防滑扶手、洗澡椅,還是智能監測雷達、看護設備,老人都能找到更貼合自身需求的選項。
從智能輔具的“小而美”迭代,到上門服務的“暖而精”落地,再到政策補貼的“實而惠”支持,如皋正在探索的,不僅是從“養老”到“享老”的優化,還有如何融入智慧養老理念,繪就一幅“銀發幸福圖景”。
本報記者 陳嘉儀 本報通訊員 李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