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我國科創能力穩步提升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
“‘十四五’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标幒涂≌f,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從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到“天宮”空間站轉入常態化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采樣返回,再到5G通信實現大規模應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首位……五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亮眼成績。
數據顯示,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我國基礎研究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壯大,區域科技創新呈現良好態勢,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五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較“十三五”末增長42%;“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8%。企業研發投入占比超77%;高新技術企業超50萬家,較2020年增加83%。
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創新“揭榜掛帥”“賽馬制”“鏈主制”等模式,探索完善經費“包干制”;推進分類評價試點,支持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當主角;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組合拳”,2021年以來科創板首發上市376家企業……“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釋放。
“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了,未來5年是十分關鍵的攻堅期?!标幒涂≌f,“十五五”時期,科技部將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營造世界一流創新環境,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建成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